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为2011年9月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6 -7题。
17. 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A.滑坡和泥石流 B.地震和滑坡 C.火山和泥石流 D.地震和火山
18. 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C.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势起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图3),回答5~6题。
15.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全球降水量逐渐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16.在a阶段 ( )
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少
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不断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英国风险分析公司Maplecroft在前不久发布的全球193个国家和地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报告称,干旱、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在增加,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巨大威胁,以下是气候变化风险最高和最低的前10个国家(见下图),据此完成第5~6小题。
13.关于气候变化风险国家(气候变化风险最高和最低国家分布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险最高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 B.风险最高的国家年降水都偏少
C.风险最低的国家都是欧洲国家 D.风险最低的国家气候都温暖湿润
14.东南亚的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被列入受气候变化威胁最大的国家行列,最可能的原因是
A.连年干旱严重 B.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增多
C.流星体活动频繁 D.火山和地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读图回答4-5题。
11. 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
12. 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指出,格陵兰和南极冰盖融化的速度正迅速加快,成为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下图是格陵兰岛1992年与2003年冰原面积对比图,回答11~13题。
8.海平面上升的相关影响是 ( )
A.风暴潮灾害减弱 B.海岸侵蚀加重
C.三角洲面积扩大 D.咸潮入侵减弱
9.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 ( )
①扩大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以吸纳上升的海水
②全部沿海建设堤防工程,并升高加固
③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
④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建设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实地勘测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泥石流是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方向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发性的大量流水来源。下图为泥石流灾害严重的某村庄周边地形图。读图6回答8~9题。
6.图6中影响该村庄泥石流的集水集物范围最可能是
A.E—F—G—H—I—K—L B.L—K—I—M
C.E—J—K—L D.E—G—H—I—K—L
7.图6中①—④若为植被破坏同等严重地区,且面积和土质状况基本相同。据此推测,暴雨发生时,会影响该村庄且泥、石等物质产生量最多的可能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图3),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
5.据图3,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图4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回答1~2题。
2.乙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50 B.160 C.130
D.100
3.甲处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 B. 太阳辐射 C. 大气环流 D. 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厄尔尼诺现象是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将下列地理现象的字母代号填入图12中对应的方框,完成“厄尔尼诺形成过程之中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
用示意图”。
A.海水上涌减弱或停止 B.鱼类大量死亡
C.东南信风减弱 D.营养盐类减少 E.表层海水向东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