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对甲、乙两地界定正确的是( )
A.甲属于干旱区 乙属于湿润区
B.甲属于半干旱区 乙属于湿润区
C.甲属于半湿润区 乙属于半湿润区
D.甲属于湿润区 乙属于干旱区
2.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共同有利因素是( )
A.两地夏季均光热充足
B.两地夏季均降水丰富
C.两地土壤类型一致,均比较肥沃
D.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均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3.甲图中的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族聚居地,仍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乙图中的白沙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黎族聚居地,全县99%的土地是山地。造成这两地贫困落后的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多山地的地形 B.干旱的气候
C.自然资源的贫乏 D.科教文化的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 3分)
材料一:图15和图16分别为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1 800多万人。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
材料三: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 2.1亿人。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1)分析A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
(3)指出上述两国间近年来人口迁移方向,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2.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吕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 )
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
B.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
C.水循环的降水和蒸发环节
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各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距离的相关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2)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之内,最廉价的方式是 ;
(3)运输距离在550千米以上,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但它最大的缺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东方网2009年3月23日报道:云南近日经过地质等部门多年的勘探,在怒江州兰坪县境内发现中国最大的铅锌矿,铅锌金属储量达到1500多万吨,潜在价值可达2000多亿元。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可供开采100年。读图,回答1~2题。
1.铅锌矿的形成与下列作用有关的是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沉积作用
2.铅锌矿提炼技术不断提高,说明自然资源具有的特性是
A.自然资源利用的发展性 B.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
C.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D.自然资源之间的联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为(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丁和甲 D.甲和丙
2.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 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两图,回答1-2题。
1.藏西诸河(西藏西部各河流)地下水资源最少的原因是 ( )
A.利用量大 B.雪线上升,融雪量减少
C.降水最小 D.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2.太湖流域与洞庭湖流域相比,地下水资源较少的原因是 ( )
A.降水量少 B.地下水使用量大
C.支流少 D.渗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