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MP、QN为陆地,PQ为海洋。据此完成1-2题。
1.该剖面的水平距离MN约是 ( )
A.2000千米 B.2500千米 C.2750千米 D.3000千米
2.由M到P地势变化趋势是 ( )
A.变化不大 B.逐渐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也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B.大气环流使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C.大气环流的形式原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D.大气环流就是三圈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该地区的沙尘暴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2)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会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3)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1-2题。
![]() |
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甲、乙;① B.乙、甲;②
C.甲、乙;② D.乙、甲;①
2.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长江中游某省四县区土地和人口资料表(2007年),回答1—3题。
县区 | 耕地面积(亩) | 全年抛荒面积(亩) | 土地流转面积(亩) | 规模经营面积(亩) | 农业人口 (万人) | 外出务工人数(万人) |
甲 | 431256 | 1826 | 2635 | 2510 | 47.3 | 12.0 |
乙 | 54356 | 500 | 3461 | 2585 | 6.7 | 1.7 |
丙 | 637000 | 15600 | 9940 | 9250 | 41.9 | 3.7 |
丁 | 341464 | 2610 | 734 | 385 | 36.9 | 6.7 |
(土地流转—土地转包给他人;土地抛荒—土地撂荒,未进行耕作;实际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外出务工人数)
1.四县区最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A.油菜 B.花生
C.亚麻 D.甜菜
2.丙县区全年抛荒面积最大,对其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土地出现大面积沙化
B.务农劳动力大量外流
C.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
D.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1.实际农业人口人均负担耕地最多的县区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_________(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把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温带大陆性气候 松鼠 ⑥ 棕壤、褐土 温带季风气候 骆驼 ③ 荒漠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峡①南段的东北、西南两岸陆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海峡②冬季风浪小于夏季 C.海峡③是中国的内海 D.容易出现海洋石油污染的是①②海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传统文化保护和一般文物保护的区别与联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文物包括金石、字画等器物和宫殿、庙宇等建筑物,基本都在“墙内”,“墙内”的文物等级较高? B.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重点在于“墙外”的历史环境。“墙外”的如民居、店铺等大多够得上文物的标准? C.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重点不是在整体布局和风貌特色,而是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要原封?不动?? D.保护和建设有时会产生矛盾,不利于城市的健康成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