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典籍《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1.“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对应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气压带,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赤道低气压带 B.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极地高气压带 D.④——副热带高气压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7月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最终西班牙队战胜荷兰队获得冠军,结合“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
2.甲图中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及轮廓 B.大气环流的差异 C.地形分布 D.洋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8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2.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3.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
主妻原因是( )
①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 ②市中心交通拥堵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⑤市中心人口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
(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
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
(3)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有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路线是(2分)( )
A.一直向正东飞
B.一直向正西飞
C.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
D.先向正南飞,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飞
(6)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 1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飞机飞行了________小时(取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太阳外部结构层次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图中A、B、C三层分别表示太阳大气结构的________层、________层、________层。
⑵用图中的字母填空: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________层,耀斑出现在________层。
⑶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和______,它们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都是______年。
⑷从C-B-A层,厚度越来越______,温度越来越______,亮度光越来越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图示区域农作物的商品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A.平原起伏较大 B.高温多雨
C.人口密度较小 D.复种指数高
17.目前,在②地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是
A.破坏湿地资源 B.破坏森林资源
C.破坏水力资源 D.破坏旅游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 作用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中国2000年和2050年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增长快 ③少年人口男性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 )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2.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