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
A.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形成水灾
B。上中游地区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河道淤塞
C.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减小
D.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
A.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B.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C.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D.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3.甲、乙两湖泊的作用有( )
A.增加云量,防止土地荒漠化 B.维护生物多样性
C.蓄洪防洪,调节径流量 D.缩短汛期,推迟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有( )
①气温 ②降水量 ③土壤 ④风 ⑤山地海拔高度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关于我国林线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林线高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我国林线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海南省
C.同纬度地区,西北比东北林线高
D.林线高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多林线越高
3.关于我国林线高度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北方林线低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
B.青藏高原南部林线高与西南暖湿气流有关
C.西北林线比东北高是因为西北干旱
D.图中有些地区的林线高度只是理论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1-2题。
1.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这两天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A、清明、惊蛰 B、立冬、立春
C、小雪、小寒 D、雨水 、处暑
2. 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 )
A、①小雪或大雪 B、②立春或立秋
C、③春分或秋分 D、④芒种或大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北京旭日东升
B.多伦多(45°N,74°W)夕阳西下
C.布宜诺斯艾利斯(33°S,60°W)艳阳高照
D.南极长城站(60°S,59°W)夜幕深沉
2.a、b、c、d四点比较( )
A.a点自转线速度比c点小
B.这一天b点比a点晚见日出
C.四点白昼最长的是b
D.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b点
3.6月22日,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顺序是( )
A.b>c>a B.a>b>c
C.a>c>b D.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们的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它们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性。回答下列两题。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位于地球和木星之间的是( )
A.土星B.天王星C.火星D.海王星
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火星B.土星 C.木星D.天王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是某农科所对同一品种大豆种植在相同海拔的不同地点的调查结果。据图得到的大豆脂肪含量与种植纬度之间关系的结论,正确的是
A.大豆的脂肪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B.温度是影响大豆脂肪含量高低的因素之一
C.纬度对大豆脂肪含量变化幅度的影响超过10个百分点
D.纬度每升高10度,大豆脂肪含量提高大约20个百分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判断方框I、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下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1、2题。
1.前30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正确的是( )
A.苏、浙、粤 B.苏、鲁、辽
C.湘、粤、闽 D.沪、浙、赣
2.图中标有数字的各省区中,拥有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是 ( )
A.云南省 B.广东省 C.福建省 D.四川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