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北京时间9月29日21点1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N,99°E)发射升空。发射后大约10分钟,到达了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46千米的轨道。回答1~3题。
1. “天宫一号”运行轨道所处大气层的特点是( )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B. 对流现象显著,多云雨现象
C. 气流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空飞行
D. 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2. 发射地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原因是( )
①海运交通便利,利于大吨位飞行器的运输②地处低纬地区,可提高飞行器的发射质量
③多晴朗的天气,大气污染轻、透明度较高④原有基础条件好,发射成功率高
A①③ B.①② C ②④ D.③④
3. 当“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升空时,纽约(40°N,74°W)的区时是
A. 9 月 30 日 10:16 B. 9 月 30 日 8:16
C. 9 月 29 日 8:16 D. 9 月 29 日 10: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如图);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
1、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2、这实验模拟的是( )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3、2011年6、7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
A.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雨岛效应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津与太原空气质量周报表(2011年1月)
|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太原 | 218 | TSP | Ⅵ |
天津 | 92 | TSP | Ⅱ |
注:TSP为总悬浮颗粒 |
(1)说出两城市主要污染物产生的人为原因。
(2)从地形特点分析太原市污染指数高于天津市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2.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⑴~⑵题。
⑴.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
⑵.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
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人类某活动前后对比图,回答1~3题。
1.造成图示环境问题的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是
A.毁林开荒 B.不合理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修建堤坝
2.由于人类的上述活动,下列要素受影响不明显的是
A.土壤 B.生物 C.温度 D.地形
3.下列关于人类与自然环境整体性之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只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
B.自然环境中的各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构成一个整体
C.人类利用某一要素,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要素
D.自然资源的开发,只需要考虑一种资源,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所,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处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 )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
2.图中乙处河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