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山地多,平原少 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 ③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低于低产田面积 ④东部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城市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在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B.只是指某一区域的经济功能? C.只是指某一区域的文化生活作用? D.只是指某一区域的政治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下表是获得的两组气象资料,据此回答1~2题。
第一组资料:某月4--7日气象资料
第二组资料:当地各月平均海陆风天数统计
1.据第一组资料分析,影响某月4--7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据第二组资料分析,该地冬季海陆风天数最少,其原因主要是( )
A.海陆热力差异小 B.受暖流影响
C.冬季风势力强劲 D.地形阻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国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世界某国河流、城镇分布及甲、乙、丙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2:农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等,赶上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可达近千万吨,遇到干旱少雨,则陡然跌至100多万吨,最近几年,农业生产连年歉收,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主席Rajendra Pachauri说,这与全球气温的上升不无关系。该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为新鲜水果(柑橘、葡萄、橄榄、椰枣)、新鲜蔬菜、蔬菜罐头等,占出口总额的15%,出口量在阿拉伯世界中排在第二位。
该国95%的水源来自于降雨,筑坝蓄水开发水资源的主要途径。目前,水坝蓄水能力仅为年降雨量的十分之一。该国国王特使——阿拉维尤其赞赏我国的“都江堰”和“坎儿井”, 希望两国加强合作,尤其是农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1)与甲乙两城市相比,丙城市气候具有的特征及原因分别是什么。
(2)描述图中城镇的分布特点。
(3)结合材料,评价该国西北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及气候变化对该国农业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年较差 (℃) | 日较差(℃) | ||||
年平均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
昆明 | 12.1 | 11.1 | 13.9 | 14.8 | 7.2 | 8.8 |
贵阳 | 19.1 | 8.0 | 6.9 | 9.3 | 8.0 | 7.5 |
|
| 11~4月 | 5~10月 | ||||
| 降水量 (mm) | 降水日数 (天) | 相对湿度 (%) | 降水量 (mm) | 降水日数 (天) | 相对湿度 (%) |
昆明 | 116.3 | 31.0 | 66 | 918.1 | 103.6 | 79 |
贵阳 | 278.5 | 80.9 | 77 | 849.8 | 95.0 | 76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特点。
(2)根据材料二,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
(3)材料二显示,1月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相差 ℃,达到全年差异最大值。请结合材料三以及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分析其形成原因。
(4)我国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交通运输方式,但云贵地区水运并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 属于 农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 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单项选择)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 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 业部门最为突出。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 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
(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8).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 和 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至少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并提出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读下图,回答10~12题。
10.下列关于北京市的城镇体系布局特点及其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北部最密集;北部山区有山有水
B.西部最密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东部最密集;土地面积更广阔
D.东南部最密集;平原面积广大
11.将西部定为北京生态带的主要原因及意义是
A.西部为北京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区,保证北京市的水源
B.西部为夏季风的上风地区,保证北京夏季不受台风或暴雨的侵袭
C.西部为北京市的主要郊区,保证市民能有更多的农家乐场所
D.用卫生防护带将市区与西部隔开,保证太行山区春季不受风沙的危害
12.为了北京市的进一步发展,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强化“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积极改造旧城区,变古园林等为商业中心,促进经济发展
D.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