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 ) 我国200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 单位:万人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武昌和汉阳在东汉就已成为军事城堡,并逐渐发展为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 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京汉铁路的建成,汉口逐渐成为客货运转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三镇放射状交通轴间的非建筑用地不断被填充。20世纪60年代,汉(口)丹(江口)、武(汉)黄(石)等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行+放射”的格局。? (1)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解释导致武汉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推测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向。????? (4)对如何调控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5)目前 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有什么特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国人口迁移示意(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
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
最短的)图”,回答1~2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
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
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某区域四季各季平均降水量(mm)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1—2题。
| 总雨量 | 微雨 | 小雨 | 中雨 | 大雨 | 暴雨 |
冬季 | 19 | 1.7 | 11.9 | 4.6 | 0.8 |
|
春季 | 88.7 | 2.3 | 32.8 | 31.6 | 16.6 | 5.3 |
夏季 | 407.5 | 3.5 | 59.2 | 101 | 115.7 | 128.1 |
秋季 | 108.3 | 2.3 | 32.8 | 35.9 | 23.7 | 13.6 |
年 | 623.4 | 9.9 | 136.7 | 173 | 156.8 | 147 |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关于该区域降水量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冬季易引发旱灾 B.在春季易引发水土流失
C.在夏季易引发涝灾 D.在秋季易引发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象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材料二 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
(1)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震灾的动态
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3)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3题:
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安第斯山脉的植被垂直带
(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距离最近的地形可能是(3分)( )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墨西哥平原 D.拉普拉塔平原
(2)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树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树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山麓地带的气温。
(3)请分析图中安第斯山雪线东坡低、西坡高的原因。
(4)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回答3~4题。
3.下列有关这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以太行山为界 B.丙、丁两省以湘江为界
C.丙、丁两省均位于第三级阶梯,同属于外流区
D.甲、乙两省均位于第二级阶梯,同属于非季风区
4.下列有关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行政中心位于陇海—兰新工业带,飞机制造工业发达
B.乙省行政中心位于汾河谷地,是我国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
C.丙省行政中心位于京广线与浙赣线的交点,是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丁省行政中心位于赣江沿岸,是我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2.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
A.0.11万km2 B.1.1万km2
C.11万km2 D.110万k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