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具有巨大的运输价值,而且许多河流还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据此回答1-4题。 1.我国下列地区的河流,一般来说汛期出现最早的是 ( ) 2.下列地理事物,分布在长江沿岸且按由上游至下游排列正确的有 ( ) A.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 3.我国最近十几年新建的水电站或水利枢纽,都位于同一流域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⑧ C.②③④⑤ D.⑤⑥⑦⑧ 4.目前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 )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日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日线
2.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③修建铁路大秦线、神黄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错误的是( ) 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 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乙代表 国家,这类国家与另一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相比大致从___________年起突然加速,从? ?年起速度更快。另一类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相比较而言变慢的主要原因是 。 (2)从表中可以看出, 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晚。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后? ?国家上升较快。目前 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 (3)对照图和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 ,目前城市人口数量 于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 ,原因是 。? (4)世界人口超百万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超过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 。? (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图”,完成1-2题。
1.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当北京时间为8时45分时,①地正好日出,则①地的地理坐标是( )
A.60°N、30°E B.45°S、30°W
C.60°N、75°E D.13°S、7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9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m)。图20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
|
(2)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 ▲ 。
(3)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20,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 ▲ ,理由是 ▲ 。
(4)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 )
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②受东南信风影响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2.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②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③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塑料袋由于使用广泛并且难以通过自然腐化降解,一直是“白色污染”中最受关注的塑料制品之一。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实施了禁用或限用塑料袋的法律法规,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免费提供塑料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一次性塑料制品对资源的消耗,体现在
A.清洗时需要大量水B.制取时需要大量石油C.燃烧消耗大量氧气D.降解速度太慢
2.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主要体现在
A.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超强威力B.人类更理解尊重自然的必要性
C.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D.对边远地区土地资源过度开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周围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变化图,回答11~13题。
11.如果该地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则该商品粮基地是
A.成都平原 D.鄱阳湖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珠江三角州
12.农业地域类型Ⅱ相对于农业地域类型I的主要差别是
A.生产规模更大 B.机械化水平更高
C.受市场需求量的影响更大 D.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大
13.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I中,水利工程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较为干燥,水资源缺乏 B.地势起伏大、难以灌溉
C.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容易形成季节性干旱 D.水稻需水量大,地表水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