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高潮和低潮时的等盐度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不变,造成此处盐度在河流枯水期某一日内周期性差值变化的原因是( )
A.径流 B.降水
C.洋流 D.潮汐
2.图中b、c两点盐度差异的产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径流
C.光照 D.盛行风
3.若图示河口为非洲的赞比西河口,不考虑潮汐因素,图中a点表层海水盐度与河口盐度差值最大的时段有可能为( )
A.1~2月 B.3~4月
C.5~6月 D.7~8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FG线的高度约为2000~3000千米,这个高度称为________。
(2)图中A、B、C、D、E分别表示地球的不同圈层,其中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________,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是________,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圈层是________。(填字母)
(3)图中D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显著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图中C圈层与其他圈层的关系。
(5)如果我们要了解E圈层的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请简要分析其研究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1-2题。 1.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畜牧场、沼气池、耕作业 B.畜牧场、耕作业、沼气池 C.沼气池、耕作业、畜牧场 D.耕作业、畜牧场、沼气池 2.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 。? (2)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 、 。? (3)人类社会通过活动和活动向环境中排放 。? (4)由图看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为了说明某种地理现象,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主要步骤有:①放置在太阳光下,保证两个器皿接受同样的光照,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记录温度。②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器皿中,其中一只器皿的外面倒扣一个透明的塑料外罩,③在塑料外罩顶部钻一个小洞,将一支温度计插到器皿的土壤之中;将另一温度计直接插入另一只器皿的土壤之中。实验结论应为( ) A.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同,两盘之间空气交流显著 B.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完全相同,因为两盘内土壤热容量相同 C.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 D.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无法进行比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据我国的农业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 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A地区是__________,D地区是____________。
(2)(双选)B地区淡水养殖产品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
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
(3)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地区农作物具有_________的特点,该地区发展农业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8,回答1~2题。
1.合理的棉纺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1.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
A.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B.河北一新疆—青海—广东
C.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D.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图为“我国沙尘暴分布地区及出现次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沙尘暴分布状况。
(2)简要分析沙尘暴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