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新疆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69 227人遇难。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都江堰市城区正西20千米处,震源深度为33千米。到2008年6月15日为止的余震次数为12 130次。
材料二 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B为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3)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侵蚀 B.生物多样性锐减 C.草地退化 D.森林破坏 2.甲、乙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是( ) A.甲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甲保护草原、杜绝沙尘 乙减少地震、防治滑坡 D.甲绿化美化、保持水土 乙吸烟除尘、保护生态 3.丙、丁两处都存在土壤侵蚀,丙地危害较为严重,其理由并不包括( ) A. 地形起伏大,土层薄 B. 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C. 土地生产能力高 D.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面积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中心事物与环境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环境是指相对于某项 的周围事物。? (2)若以 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若以 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就是生物界的环境。? (3)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主要有 、 和 三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图甲中自然带从⑤到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__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是否有分布?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它在40°N高山上的分布的上限高度约是__________。 (4)图乙是沿46°S作的南美洲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处的自然带与图甲中的__________ (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处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5)自然带⑤在_____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为了说明某种地理现象,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主要步骤有:①放置在太阳光下,保证两个器皿接受同样的光照,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记录温度。②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器皿中,其中一只器皿的外面倒扣一个透明的塑料外罩,③在塑料外罩顶部钻一个小洞,将一支温度计插到器皿的土壤之中;将另一温度计直接插入另一只器皿的土壤之中。该实验能说明的现象及其正确步骤是( ) A.热力环流,①②③ B.地面热容量比较,③①② C.温室效应,②③① D.城市热岛效应,②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图A为珠江流域开发示意图,图B为图A中某河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结合图A说明如何开发珠江的水能。
(2)读图B,分析修建水库后,大坝上、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可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3)该河上、下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应采取何种对策以协调上游以及下游地区的人地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去年开始国家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该政策实施后,可更新老旧汽车100万辆、家电500万台,直接拉动市场消费1000-1200亿元;回收利用各种资源近230万吨;稳定和扩大就业近5万人。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拆解行业属于( )
A.劳动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