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合下表资料完成1~2题。
| 0—14岁 | 15—64岁 | 65岁及以上 |
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 | 22.89% | 70.15% | 6.96% |
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年 | 16.60% | 74.57% | 8.87% |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最接近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我国人口老龄化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鼓励生育 B.计划生育
C.吸纳海外移民 D.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图,回答1—3题。
1.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②洋流与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B.图中③属于寒流,该洋流经过处等温线凸向低纬方向
C.图中④洋流的形成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D.图中⑤处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
2.科学家在大西洋发现巨大漂浮垃圾带,该垃圾带距离北美海岸约有数百英里,由数万小块塑料构成,大量垃圾在此聚集的原因是( )
①洋流循环运动带来 ②该海域风小,海水流动性差
③人们不断向海洋排放垃圾 ④海水自我净化能力差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①暖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暖流,与该暖流强大关系不大的因素是 ( )
A.北赤道暖流的汇入
B.东北信风吹入暖水,使墨西哥湾形成高温海水,流出强大暖流
C.强大西风的吹拂
D.受南美大陆轮廓影响,南赤道暖流分支的汇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
1.①图和②图所示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 ( )
Ⅰ、①图地区接受太阳辐射量大 Ⅱ、①图地区深处内陆
Ⅲ、②图受到湿润气流影响 Ⅳ、②图地区受台风影响
A.Ⅰ、Ⅲ B.Ⅰ、Ⅳ C.Ⅱ、Ⅲ D.Ⅱ、Ⅳ
2.③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3.与④图所示地区相比较,②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土壤条件 C.水源 D.国家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最早是西安所在的关中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而后太原所在的汾河盆地被称为“天府之国”;太湖平原在唐以后被称为“天府之国”;北京所处的河北北部也曾戴上“天府”的桂冠。宋以后,福建的福州地区所在地闽中丘陵地区亦获得了“天府”的称号。清以后,满族人的发祥龙兴之地沈阳地区也被赋予了“天府”的称号。
2008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天府”,她们分别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梨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
⑴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
⑵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评选的“天府”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⑶北京是“老天府”之一,为了举办奥运会,把首钢整体外迁。北京把首钢整体外迁主要是缓解了什么环境问题?
⑷与“老天府”相比,“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重要是考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湖北武昌元月测试)台北“中央社”2008年11月6日报道,中国千万民工返乡拉响经济警报,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如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工业部门受这次危机影响最明显的是
A.钢铁、机械、石化等大型工业 B.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
C.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等工业 D.服装、制鞋、玩具等中小型工业部门
16.下列可以作为我国珠三角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的有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出生。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某地区未来环境承载力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表1)
耕地(公顷) | 森林面积(公顷) | 淡水(立方米) |
0.1 | 0.1 | 2000 |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表2)
人口(万) | 面积(平方千米) | 耕地(公顷) | 森林面积(公顷) | 年径流总量(有效)(立方米) |
8200 | 16万 | 920万 | 800万 | 2200万 |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项,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⑴目前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
⑵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2月7日,下图所示地区南部发生森林火灾,干热的大风使大火迅速蔓延,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与此同时,图中北部地区则洪水泛滥,350毫米的雨量导致大水冲进城镇,淹没农田。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火灾多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经济落后,人口稀少
D.此时农民正为播种小麦作准备
2.沿经线方向从火灾多发地到洪水区 ( )
A.自然带更替主要表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
B.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C.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当日的昼长逐渐变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