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从地形上看,世界城市分布状况是( )
A.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的高原上
B.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热带平原和盆地上
C.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
D.山区基本上没有城市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其中的过程? B.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质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 C.围湖、围海造田,导致入流泥沙减少? D.国家实行一系列的湿地保护政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两幅图,右图中,等压面的起伏变化与气压分布的对应关系是( ) ①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②同一高度,等压面高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③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高 ④同一高度,等压面低的地方,其气压就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辐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高低分别指示了湖水的咸化与淡化,可以间接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质量磁化率可以粗略地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气候湿润利于磁性矿物的形成与聚集。读我国西北内陆某封闭湖泊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完成1~2题。
1.当气候趋于冷湿变化时( )
A.碳酸盐含量和质量磁化率都升高
B.碳酸盐含量和质量磁化率都降低
C.碳酸盐含量升高,质量磁化率降低
D.碳酸盐含量降低,质量磁化率升高
2.1910~1930年该湖泊的环境特征是( )
A.总体上气候趋于冷干,湖泊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B.总体上气候趋于暖湿,湖泊得到较多的降水和径流补给
C.湖泊水位、盐度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D.总体上湖泊水位较低,水体盐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1:南美洲局部地理概况图。图中城市为百万人口城市。
材料2: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总数与城市人口比重
国家 | 中国 | 印度 | 巴西 | 美国 | 法国 | 日本 |
人口总数(亿人) | 12.95 | 10.41 | 1.74 | 2.88 | 0.62 | 1.27 |
城市人口比重(%) | 37.7 | 27.9 | 81.7 | 77.4 | 75.5 | 78.9 |
材料3: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
(1)B处附近海岸的旗型树冠的朝向是__________。若A处河中心有一个沙洲,则沙洲最有可能首先同__________(北或南)岸相连。
(2)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说明河流A水量丰富的原因。
(3)B处沿海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分析该气候在B处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4)巴西百万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根据材料2和材料3对巴西的城市化特点作简要评价。
(5)有关巴西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主要耕作区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高原地区以种植咖啡为主
C.亚马孙平原适宜种植水稻
D.高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迁移农业
E.主要农产品有咖啡和可可
答案:(1)西北 南
(2)地形:西、北、南三面地势高,利于雨水汇集;湿润气流由东面进入,利于形成地形雨。气候:流域内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特点:①分布纬度低,②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原因:①西部沿海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无法向东扩展),②沿岸有寒流经过。
(4)沿海(沿河)地区
城市化水平高,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由于城市化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容易导致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据此回答1~2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显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请根据图回答⑴~⑶题。
⑴ 工业化初期,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现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的是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匹兹堡
⑵ 由图中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看,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⑶ 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8分)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
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该城市从1976-1986年间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