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
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已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广东省1975~1995年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农田成灾面积率过程线图”。 1977年广东省的主要灾害可能是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风暴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1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2.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 B.信鸽丢失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年降水量减蒸发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2题
1.从图中可以判断( )
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2.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
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河流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________,并简述其发生过程。
(4)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指出图示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唐代的《法苑珠林》中《王玄策行传》云:“吐蕃国西南有一涌泉,平地涌出,激水高五六尺,甚热,煮肉即熟,气上冲天,像似气雾。”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中所提及的“热”“气”是指( )
A.水汽蒸发 B.地热
C.石油 D.岩浆活动
2.从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看,下列资源与材料中“热”“气”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石油 B.煤
C.太阳能 D.天然气
3.关于材料中地理事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平原
B.主要分布在板块内部
C.主要分布在地壳薄弱地带
D.主要分布在海陆交界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带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口总量(%) | 人均GDP(元) |
东部 | 59 | 41.1 | 10.089 |
中部 | 27 | 35.7 | 5.407 |
西部 | 13 | 23.2 | 4.217 |
(1)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是_______和_______。
(2)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西部经济地带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五个方面写出三个经济地带最显著的经济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2007年6月,成都和重庆被国务院批准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之后的第四个国家级“新特区”。
材料二 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示意图。
(1)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另外三个“新特区”相比,区位上最明显的差异是什么?
(2)由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围绕京津的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等7市所组成的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核心经济区域之一。与京津冀都市圈相比,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和交通方面有哪些明显的优势或不足?
(3)成都、重庆、南充、自贡等城市化学工业相对发达。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区域发展化学工业的有利条件。
(4)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发展关系密切。简要分析成都周围发达的农业生产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