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越高,产业集中程度越高),完成1~3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 )
A.食品加工业 B.电子制造业
C.服装制造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
2.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 )
A.技术因素 B.自然资源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市场因素
3.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 )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人口迁移 D.西气东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积极促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发展风力发电最有优势的地方是( )
A.E地 B.F地
C.G地 D.H地
(2)图中Ⅰ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纬度较低,全年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
B.距离太阳近,接收太阳辐射量多
C.海拔较高,空气密度小,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D.晴天多,大气洁净,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材料一: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材料二:2001年7月13日,对亿万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北京申办奥运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材料三:根据城市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450千米;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900千米;到2050年,将建成4500千米共300条的城市轻轨铁路。阅读材料,回答1~3题。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下列问题中的
①环境污染 ②绿地面积少 ③交通拥挤 ④就业困难 ⑤社会治安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原因是
A.城市“热岛效应”时的城市多雨天,少晴天
B.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
C.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3.修建城市轻轨铁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还可以
A.改善城市的景观 B.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C.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从自然条件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城镇分布图”,回答1—2题。
1.对当地工业区位选择起主导作用的是
A.原料、交通 B.劳动力、市场 C.市场、科技 D.科技、交通
2.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是
A.淄川 B.张店 C.周村 D.王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