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商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____,表示工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___。?
(2)由图可知,地租因素对__________的区位影响较大。?
(3)城市中心对工业、商业、住宅活动的吸引力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这一经济因素对土地租金和___________的影响。?
(5)2002年,上海南京路又相继扩建、改建、增建商厦多座,其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别在1985年、1996年货运周转量与客运周转量所占百分比示意图。回答11-12
11.按W、X、Y、Z顺序分别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水运、铁路、民航 B.铁路、公路、水运、民航
C.水运、公路、铁路、民航 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
12.下列关于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客运与货运一直都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B.货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C.货运一直以公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以铁路和水运为主
D.货运一直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客运一直以公路和水运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沿50° N纬线一带的四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分析,甲地近地面受 气压控制,乙地近地面受 气压控制。
(2)从近地面气流状况分析,丙地吹 风,丁地吹 风。
(3)如果甲、乙、丙三地均受大气污染,在图中所受天气系统控制下,近地面污染严重的是 ,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季风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A
B
(1)两图中为1月份的是 图,判定理由是 。?
(2)东亚季风:其成因是 ,该地冬季受 高压控制,盛行 季风,受其控制形成 的气候特点;夏季受 低压控制,盛行 季风,受其控制形成 的气候特点。?
(3)南亚季风:冬季盛行 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其成因既与 有关,也与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绿色食品是指(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材料二:我国距海岸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距离(千米) | 0--200 | 200-500 | 500-1000 | >1000 |
人口(万) | 39054 | 26740 | 33452 | 10344 |
占总人口数(%) | 35.9 | 24.3 | 30.4 | 9.4 |
面积(万KM2) | 97 | 133 | 235 | 495 |
占总面积(%) | 10.1 | 13.9 | 24.5 | 51.5 |
人口密度(人/KM2) | 407 | 201 | 142 | 21 |
材料三: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 <200 | 200-500 | 500-1000 | 1000--2000 | 000-4000 |
人口数量(万) | 73345.1 | 19427.8 | 8947.5 | 10037.1 | 1590.8 |
人口比重(%) | 64.9 | 17.2 | 7.7 | 8.9 | 1.4 |
面积数量(万KM2) | 144.5 | 97.2 | 162.5 | 39.9 | 315.9 |
面积比重(%) | 15.0 | 10.2 | 16.9 | 25.0 | 32.9 |
人口密度(人/KM2) | 507.6 | 199.9 | 53.2 | 41.8 | 5.0 |
(1)据材料二、材料三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
(2)西藏贫困发生率高达10%一20%,但贫困人口总数却较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