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为“上海、江苏、广东、湖南四省市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②所表示的省区是
A.广东省 B.湖南省 C.上海市 D.江苏省
23.广东、湖南两省大力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并不是由于
A.两省山水相依 B.广东更具地理位置优势
C.广东具有资源、科技优势 D.湖南省劳动力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二战前,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拥有采煤、钢铁、汽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二十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 人们形象地把该地区称为“锈带”。据此完成19~21题:
19.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④世界钢铁市场供过于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你认为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振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关键措施是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B.美化环境,使用新原料、开拓市场
C.拓展交通,开发新能源,发展科技
D.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21.与鲁尔区兴起时间不同,但布局方式相同的是:
A. 中国上海的宝钢
B.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C. 美国旧金山工业区
D. 中国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区域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左图)和“IT产业竞争模式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16~18题。
16.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国内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中,顺序正确的是
A.乙→①→②③ B.乙→③→④→② C.乙→③→④⑤ D.乙→①→③→⑤
17.IT产业全球化竞争模式中,C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加工和组装环节
C.市场和运输环节 D.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18.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B.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产业高度聚集.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4.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5.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为2008年我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效率表,读表完成10~12题。
项目 (各项目代表要素) | 自然资源效率 | 资本效率 | 人力效率 |
粮食/耕地 (Kg/hm2) | 粮食/化肥 (Kg/ Kg) | 粮食/劳动日 (Kg/d) | |
全国平均 | 4377 | 16.55 | 21.94 |
西南地区 | 3979 | 21.44 | 12.69 |
中原地区 | 4486 | 13.98 | 24.83 |
东南地区 | 5665 | 18.61 | 36.56 |
东北、新疆 | 4908 | 21.78 | 42.25 |
10.上述地区中,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是
A. 西南地区 B.中原地区 C. 东南地区 D.东北、新疆
11.东北、新疆“人力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化肥投入量大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好 D.耕地质量好
12.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科技投入 ②加强水利建设 ③增加化肥施用量 ④扩大种粮面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沿岸湖泊面积萎缩,造成的后果可能有
①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加剧 ②长江上游枯水期流量减小
③湖区地下水位上升 ④湖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年来,重庆采取多项措施,环境质量大为改观,于2010年当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读“重庆市主城区污染物排放比例变化图”, 回答7--8题。a表示可吸入颗粒物,b表示氮氧化物,c表示二氧化硫。
7.导致近年来主城区a污染物排放比例明显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①能源结构优化 ②私家车迅猛增长 ③城市植被覆盖率提高 ④近地面经常存在逆温现象 ⑤部分工厂引进环保生产工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8.关于该城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污染物排放比例变化说明了工业化发展速度比城市化速度慢
B. 污染物c的比例反映了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C. 排放比例变化最小的是b污染物
D. 污染物a的变化体现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在明显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年来,在我国的浙闽丘陵,常常见到红色的石英砂岩裸露,寸草不生,被称为“红色荒漠”。据此回答5—6题。
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风力和流水的沉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开采矿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大力推动西部大开发,其主要考虑的是
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 B.为了缩小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