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607  20615  20621  20625  20631  20633  20637  20643  20645  20651  20657  20661  20663  20667  20673  20675  20681  20685  20687  20691  20693  20697  20699  20701  20702  20703  20705  20706  20707  20709  20711  20715  20717  20721  20723  20727  20733  20735  20741  20745  20747  20751  20757  20763  20765  20771  20775  20777  20783  20787  20793  20801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农耕区和牧业区

C.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D.冬小麦分布区与春小麦分布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年来,北京的一些山区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把原先的薪炭林改为水源涵养林。这样做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增加北京市的水果产量         ②构建北京市的生态屏障 

                ③减少当地的水土流失           ④满足北京市的木材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直接因素是

A. 降水集中于秋季且多暴雨                     B. 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C. 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   D. 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度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之成为今天的沙地。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樵采      B. 过度开垦        C. 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A. 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 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 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 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 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 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 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 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 水分差异造成的                     B. 热量差异造成的

   C. 地形差异造成的                     D. 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回答7-9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  B.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C.以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下             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某方面特点。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A.平原广大       B.太阳辐射弱        C.降水少        D.冬季风力强

4.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

A.气候环境       B.地形条件          C.水文环境       D.土壤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