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据图完成37~40题。
图3
37.连线PQ东南部属于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横断山区
38.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该地区地形地势的最佳写照
B.该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C.该地区的植被类地主要以热带季雨林为主
D.该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显著,冬暖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
39.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属于该地区优势资源的是
A.风能 B.水能 C.地热能 D.有色金属
40.造成连线PQ的东南部与西北部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矿产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沿我国32°N纬线所做的地势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35~36题。
35.图2中字母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 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36.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有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影响我国内陆地区 B.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
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D.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读 “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33~34题。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
34.根据“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下图中的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8中①、②、③是我国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有关界线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全年均温00C等温线,③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森林与非森林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 ③为农牧业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 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
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30.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回答27~28题。
27.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A.甲 乙 B.乙 丁 C. 甲 丙 D. 丙 丁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③地为江南丘陵 D.④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是我国海拔3800米某内陆湖的水位变化情况,回答25~26题。
25.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风沙影响
C.降水影响 D.气温影响
26.如湖泊水与潜水为互补关系,下列补给正确的是
A.1月份湖水补给潜水 B.7月份湖水补给潜水
C.湖水常年补给潜水 D.潜水常年补给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3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23~24题。
2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2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20~22题。
20.甲河干流的南、北岸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A.流程长,较稀疏 B.水质清,无结冰期
C.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21.下列农作物中,在甲河流域分布较多的是
A.棉花 B.甘蔗 C.甜菜 D.青稞
22.图中虚线可能是
①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②一月均温0℃等温线
③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④年800mm等降水量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