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
A.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化幅度减小、降水增加
B.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C.气温变化幅度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化幅度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5.该示意图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我国的南北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
A. 粮食作物:南方—小麦 北方—水稻
B. 油料作物:南方—油菜 北方—花生
C. 糖料作物:南方—甜菜 北方—甘蔗
D.我国农作物的南北差异体现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椰子为热带喜光作物,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回答21-22题。
21.椰子树在我国分布的主要省区为: ( )
A.四川 B.新疆 C.黑龙江 D.海南
22.该分布区的气候类型为: (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台湾东北某沿海地区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查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乎”。金钱豹头部消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浪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处,是中国第三大岛。回答15-17题。
15.崇明岛主要在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 (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海浪侵蚀 D.海浪堆积
16.根据其形成原因,推断崇明岛特征为:( )
A.崎岖不平
B.较为平坦
C.由泥沙组成,较为坚固
D.形成时间长,面积大小很稳定
17.据预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崇明岛未来与两岸连接的情况是:( )
A.与北岸相连
B.与南岸相连
C.与两岸相连
D.没有确切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州。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唐朝诗人胡玢的诗描述河流沿岸的变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
13.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
A.M——凸岸堆积 B.N——凸岸侵蚀
C.M——凹岸侵蚀 D.N——凹岸堆积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是N地
C.“古岸崩欲尽”是因为地壳垂直运动
D.“平沙长未休”是因为风力堆积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岩石类型以及形成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M为岩浆岩,由变质作用形成
B.M为变质岩,由冷却凝固作用形成
C.N为岩浆岩,由冷却凝固作用形成
D.N为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
12.关于图中形成各类岩石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B.②作用一般发生在岩石圈底部
C.③作用不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D.④作用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褶皱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褶曲,说法正确的是: ( )
A.M——向斜成山 B.N——背斜成谷
C.M——背斜成山 D.N——断层成谷
10.关于褶皱的实际应用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地适宜修建地下隧道
B.N地可能勘探到石油
C.M地可能勘探到地下水
D.N地可能勘探到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