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1036  21044  21050  21054  21060  21062  21066  21072  21074  21080  21086  21090  21092  21096  21102  21104  21110  21114  21116  21120  21122  21126  21128  21130  21131  21132  21134  21135  21136  21138  21140  21144  21146  21150  21152  21156  21162  21164  21170  21174  21176  21180  21186  21192  21194  21200  21204  21206  21212  21216  21222  21230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cm~20cm,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年降水量不断增加    B.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果 

C.地壳下降运动            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B.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
    C.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D.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出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

A.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适当分散   
    B.为了方便居民乘车,交通运输线应尽量通过市中心
    C.居住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D.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有水污染的企业位于河流的上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不应该(     )

A.加强城市管理    B.进行全面规划    C.控制经济发展    D.扩大绿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6~7题。

6.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改革

7.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

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   )

①“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渔。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⑤“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材料: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材料,回答3~4题:

3.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4.“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
    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50年后,全求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第2题

2. 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C.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填空:(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