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6),图中等高距
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24-25题
24.该区域的自然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
25.图中等高线a和b等高线内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100 100 B.100 500
C.500 250 D.500 3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表,据此回答21-23题。
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降水量(mm) | 15.6 | 466.6 | 777.4 | 205.4 |
一月均温(℃) | -8.5 | -6.6 | -1.2 | -9.0 |
七月均温(℃) | 27.4 | 23.5 | 23.9 | 23.6 |
2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2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C.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D.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23.关于(上表)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5,回答16~19题。
16.图4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壤
17.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18.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
19.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4“黄河流域图”,完成12~15题。
12. 关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A.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B.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C.降水集中在夏季 D.黄土高原由黄河冲积而成
13. 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 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B. 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 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 D. 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14. 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气候变暖 B.旱涝灾害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15.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正确措施是
A.放弃全部耕地 B.植树种草 C.开发水能 D.发展水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3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读图3完成8—11题。
8.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贫瘠
11.我国政府在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进口木材成本低 B.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C.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2,回答5-7题。
5. 图中山脉既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又是地势阶梯界线的是
A.a B.b C.c D.d
6. 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7. 图2四城市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类型的是
A.太原 B.福州 C.拉萨 D.武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位于北半球,亚洲大陆东部 B.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
C.北回归线穿过台、闽、粤、桂 D.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兼有热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
|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