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 ,乙是 。
地质构造:甲是 ,丙是 。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
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A点的纬度为75°,北京时间为某日8时,且A点在晨昏线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时图中①点的时间为 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2)根据图示条件判断,地球上有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 ;
此时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 。
(3)简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4)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简述此期间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得分 | 评卷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2分)
(1)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分别是:① 、② 、
③ 、④ 、⑤ 、
⑥ 、⑦ 、⑧ 、
⑨ 、⑩ 。(10分)
座号 |
(2)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过程的有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8分)
(1)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
示夜半球。
(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 (晨线或昏线);
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 。
(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点。
得分 | 评卷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5°
C、A在B的东南方向
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回答28、29题。
28、该地的经度是( )
A.105°E B.115°E C.120°E D.135°E
29、该地日出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
A.6月21日9时 B.6月21日18时
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26、27题。
26、图示的外力是 ( )
A.流水 B.海浪 C.冰川 D.风力
27、图中,强度侵蚀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 )
A.内蒙古 B.甘肃 C.青海 D.新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R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R河河谷的形成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读图回答24、25题。
24、R河流的流向大体上为 (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25、R河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 )
A.背斜 B.向斜 C.谷地 D.山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竿测影”的方法(如图所示)测算当地经纬度,在3月21日11∶44测得影长(s)与杆长(h)相等,且竿影为一天中最短。读图,回答22、23题。
22、该兴趣小组在测量中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竿长已知)是
( )
A.竿影方位、北京时间
B.竿影长度、竿影方位
C.北京时间、竿影长度
D.白昼长度、太阳高度
23、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 ( )
A.山东 B.新疆 C.云南 D.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中的两条虚线为晨昏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小圆圈所在的经线。读图回答20、21题。
20、E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 )
A.9∶00 B.12∶00 C.18∶00 D.21∶00
21、F地位于E地的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