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1440  21448  21454  21458  21464  21466  21470  21476  21478  21484  21490  21494  21496  21500  21506  21508  21514  21518  21520  21524  21526  21530  21532  21534  21535  21536  21538  21539  21540  21542  21544  21548  21550  21554  21556  21560  21566  21568  21574  21578  21580  21584  21590  21596  21598  21604  21608  21610  21616  21620  21626  21634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据此回答16—17题。   

16.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人们的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冬季风影响的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的频繁多发

17.防治荒漠化的重点应放在  (      )                                                           

      A.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D.治理严重荒漠化的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和 “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回答13~15题。

13.左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火电、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14.右图中四条曲线代表中部地带的是(  )

A.     Ⅰ       B.Ⅱ             C.Ⅲ           D.Ⅳ

15.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  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10~12题。

10.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生态环境脆弱            B.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C.水土流失严重            D.农业基础薄弱

11.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 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2..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其利弊分析正确的是(  )

①对东部地区而言能缓解“民工荒”   ②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将丧失 

③能提高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④有利于中西部的工业产 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7~9题。            

7.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cba             B.cab               C.abc            D.bac

8.c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采矿业           B.食品工业         C.制造业        D.电子工业

9.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C.c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大量外迁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下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B.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高于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3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在该方案中,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该城市所在区域的(  )

A.自然地理条件     B.城市化水平   

C.区域的开放程度  D.区域的对外联系

5.从空间分布形式看,规划工业区表现为(  )

A.面状             B.线状         

C.岛状             D.点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能够体现下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 ②雨热同期,海洋性稍强 ③黑土 ④水田农业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⑤⑥⑦⑧      D.②③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1—2小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C.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我国东部季风区大致可以划分为北方旱地农业区

和南方水田农业区,这种划分是(  )                 

A.根据地形特征划分的

B.根据降水空间分布特点划分的

C.按照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划分的

D.按照人文要素的差异性划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甲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虚线为昏线,乙图中①②为该日两个地点的太阳高度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D地位于A地的        方向。(1分)
   (2)太阳的直射点和②的地理坐标分别是             
           。(4分)
   (3)D点到E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2分)
   (4)此时,地球上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2分)
   (5)此时,赤道上处于黑夜又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左图为世界时(零时区)某日1时40分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右图中的A~E是这一天全球五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M点的地理坐标,经度:         ,纬度:         。(2分)
   (2)A~E五个地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2分)若流经五地的河流,两岸岩性相同,则适合在河流右岸建设港口的地点是            。(2分)
   (3)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                       。(2分)
   (4)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松花江航运繁忙                       B.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渤海湾正值赤潮严重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