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1460  21468  21474  21478  21484  21486  21490  21496  21498  21504  21510  21514  21516  21520  21526  21528  21534  21538  21540  21544  21546  21550  21552  21554  21555  21556  21558  21559  21560  21562  21564  21568  21570  21574  21576  21580  21586  21588  21594  21598  21600  21604  21610  21616  21618  21624  21628  21630  21636  21640  21646  21654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空间变化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发展(图9)为1982~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移动示意。完成24~25题。

 


24.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分布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

A.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B.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状态

C.人口总量增长的空间状态                             D.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25.影响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因素与灾害因素                                 B.国家政策与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与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图8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21-23题。

21.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的总体变化类似于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2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业生产潜力最可能下降的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下列关于图中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要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B.乙地光照条件好,引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C.丙地是重要的粮棉产区,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丁地水热充足,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德国鲁尔区则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回答17~18题。

17.目前山西省和治理前的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蔓延           B.市场收缩                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

18.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                                               D.实行产业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三峡工程位置示意图(图7)。读图回答 第16题

 


16.关于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库蓄水导致的泥沙淤积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上游

      C.三峡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D.水库淹没耕地和文物古迹属较小的负面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甲、乙两地区的湿地区域分布图(图6),回答14—15题

14.有关甲、乙两地区湿地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势低平       

B.甲地区靠近海洋,滩涂广泛发育

C.乙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势平坦       

D.乙地区地壳运动强烈,地面凹陷,河湖纵横

15.近几十年来,致使两地湿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人类活动包括

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围湖造田  

③城市化进程加快              ④交通建设用地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右图(图5)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成下题。

13.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是

A.森林锐减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图4)是沿经度20°线上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和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B地区土地利用方面主要问题及原因为

 


A.土地沙化;降水稀少                      B.土地水上流失严重;植被破坏

C.土地荒漠化;过度垦殖和放牧,破坏植被    D.热带雨林破坏;人为砍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图3)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反映出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1.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2为海水西调入疆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如果有一位手持GPS信号接收机考察队员沿“海水西调”工程线路考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A.测定燕山的地理位置                        B.获取燕山垂直植被变化图

C.测量狼山的海拔                            D.确定考察队员的考察方向

8.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居延海的面积不断变化,如果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检测其面积变

化,则主要利用的技术手段为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9.如果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海水西调”工程线路规划,则主要利用的技术手段为

A.RS和GIS                B.GIS和GPS         C.RS和GPS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1“世界甲、乙两半岛图”,分析回答4~6题。

 


4.两半岛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有                                                                   

A.地处亚欧大陆西岸的大洲分界线附近        B.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

C.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狭小                   D.气候单一,植被以草类为主

5.下面属于乙半岛的传统生产部门的是                                                                

A.风力发电               B.铜矿开采           C.海洋渔业             D.石油开采

6.我国福建省漳州市计划以甲图中“迪拜棕榈岛”为蓝本,打造中国的“海上伊甸园”,对两地   

填海造陆产生影响的自然因素中差异最大的是                             

A.地质条件            B.海水运动             C.强热带风暴            D.淡水的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