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1654  21662  21668  21672  21678  21680  21684  21690  21692  21698  21704  21708  21710  21714  21720  21722  21728  21732  21734  21738  21740  21744  21746  21748  21749  21750  21752  21753  21754  21756  21758  21762  21764  21768  21770  21774  21780  21782  21788  21792  21794  21798  21804  21810  21812  21818  21822  21824  21830  21834  21840  21848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材料二.丁坝是河道整治和航道整治中常见的建筑物。是一种间断性的有重点的护岸型式,具有调整水流作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一些河堤除险加固时所采用。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及“丁坝”景观图。

 (1)分别说明辽河“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11分)

(3) 根据材料,试推断丁坝的作用。(9分)

(4)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BC表示晨昏线。回答11~12题。

11.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位于B的东南方     B.A位于B的西北方
C.B位于A的西南方     D.B位于A的东北方

12.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
A.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     B.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度
C.东京地方时为6:00           D.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甲、乙两地植被分布图,回答910题
 9.影响甲、乙两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光照和热量     

B.降水和光照
C.地形和热量               

D.地形和降水
10.乙地的阔叶林主要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7~8题。

 7.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492年,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据此回答5—6题。
5. 哥伦布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28°,是为了
A.顺风航行       B.顺水航行      C.向西航行       D.向西南航行
6. 在航行途中,如果只考虑海水运动,船只行驶较快的是
A.甲航段         B.乙航段        C.丙航段         D.丁航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江淮地区某城市某月5日10时至6日10时的气温变化曲线,

据此回答3—4题。

3. 该市风力变化最大的时段可能是
A.5 日 16:00—19:00                 B. 5 日 20:00—23:00
C. 6 日 2: 00—5: 00                  D. 6 日 6:00—9:00

4. 图示时间内,该市的天气可能为
A.晴天           B.雨雪          C.寒潮           D.雨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 90米           B. 230米     

C. 340米          D. 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0米         B. 310米   

C. 360米         D. 41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完成相关问题。(12分)

北京时间2011年9月10日 23:20 在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交界地区(北纬29.7°,东经115.4°) 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17.1公里。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分)

   A.本次地震震源深度超过了地壳的平均厚度

B.本次地震对地球外部圈层地壳造成一定破坏

C.本次地震发生时正值我国第26个教师节

D.本次地震震级较低,地震波不会到达地球内核

(2)地震发生时(2分)

A.首先到达地表的是横波

B.日本正在进入新的一天

C.在长江上航行的船舶仅能测量到纵波

D. 地震波向上下两个方向迅速传播开来                         

                                               地球内部圈层示意

 (3)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      __,

B为_____     __。(2分)

地震波通过A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________________。(2分)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为________,  E为________。(2分)

(5)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居民区规划设计中,为了满足采光的需要,住宅之间的距离在不同纬度上要有一定标准。读下表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城市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理论

实际采用

24°45′

2.02 H

1.7 H

40°28′

1.18 H

1.2 H

35°21′

1.41 H

1.1~1.2 H

26°36′

1.86 H

1.6~1.7 H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注:表中H为住宅的建筑高度)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图

(1)我国城市的住宅间距一般以        节气为依据(1分),

为什么?                                   。(2分)。

(2)读阳能热水器安装图,请你在夏至日这一天为甲城计最佳利用太阳能方案,则该城市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α为          。(2分)

(3)根据表一计算乙城和丙城的纬度                   。(2分)

假设丁地有两栋30米高且南北朝向的楼房,则它们的间距范围                      米(1分)

(4)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甲、乙、丙、丁四个城市夏至日和冬至日,住宅日照时间最短的分别是                     。(2分)

(5)试分析太阳热水器利用的局限性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甲为某日太阳光照图,虚线CE和CF为晨昏线,Q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东经90°,以及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关于甲图中DI、DC、GI、GC实际距离说法正确的是(2分)

     A.DI与DC距离相等    B. DI与GI距离相等

     C. DC与GI距离相等    D. DI与GC距离相等

(2)若CE为晨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分别是            。(2分)

此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与甲、乙、丙、丁四地最接近的是       地,与武汉同处一个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         。(2分)

(3)若CF为晨线,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公转速度较    (快、慢),(1分)

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                       。(1分)

(4)若甲图中I地正值日出,且有一架客机于日出时刻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往G地,到达G地时正值当地日落。据此回答下列①、②题

①乘坐该客机的旅客经历的昼长时间为(2分)

      A. 3小时      B. 6小时      C. 9小时      D. 12小时

②在客机飞行期间,下列叙述可信的是(2分)

    A.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不断向极点靠近   

B. 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向南移动

      C. 地球上的极昼范围呈缩小趋势             

D. 以上说法都不可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