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右图,完成下题。
7.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水库多年平均月入库水量和月均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水库的位置最可能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太行山区
C.松花江流域 D.淮河流域
6.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D.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地区为北半球,P、Q为某日晨昏线n与纬线m (80°N)的交点,经度差为120°,已知此时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据此完成第3—4题。
3.该日,P的地方时是
A.6时 B.8时
C.18时 D.16时
4.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泰安的昼长正在变长 B.天津日出时物影朝西南
C.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D.P点正值日出,Q点正值日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年6月18日14时07分,从酒泉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对接。据此完成下题。
2.对接成功时,下列城市中,接近正午的是
A.伦敦 B.拉萨 C.悉尼 D.旧金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上图圆内部分为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专家学者提出的“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将联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
(1)分析“西三角经济圈” 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2分)
(2)从“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产业地带空间分布特点是(4分)① ;
② 。
(3)“西三角经济圈”是西部大开发地带中产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简述“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4分)
(4)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意义在于 (2分)
A.为西部大开发打造出引擎和龙头
B.利于三大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C.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D.有利于资源、资金、人才和市场的集聚并形成产业集聚带
E.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基地开发和建设,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图16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邹贺栓院士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要改变我国粮食增长的方式,开辟我国根食生产的新途径,关健在于农业科技进步。材料二
(l)农业土地生产潜力(百千克/公顷)是由光、热、水、养分四因子共同决定的。根据图14说出我国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2分)
(2)比较图13中A、B两省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3)近年来,图13中C省出现了大批速冻食品生产厂,产品销往全国。试分析在该省发展这类企业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3点)。(3分)
(4)试分析图14中D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由东向西变化大的原因。(2分)
(5)根据图15和图16,就如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至少答出3点,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判断的理由是什么?(6分)
(2)结合图a,分析图b(等降水量图)中甲区域降水多的原因。(2分)
(3)图中铁路中段沿线是重要农业区,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3分)
(4)A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主要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
④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特大城市及周围农业区变化图,回答27--29题。
27.关于农业区II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B.劳动生产效率高
C.生产规模大,但商品率低 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机械化水平低
28.关于农业区I在2006年扩大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的发展,使市场扩大 B.经济的发展,使居民收入提高
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保鲜技术提高 D.农业政策调整和农业技术改革
29.与1986年不同的是,2006年农业区I的农产品常年供应量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对气候因素的热量条件进行改造 B.对地形因素进行了改造
C.对土壤条件进行了改造 D.建设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了水源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