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图2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回答18~20题。
18.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19.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16.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7.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15题。
15.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13~14题。
13.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
A.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C.高山灌丛草D.常绿松林
14.玉龙山山麓植被带是在干
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当地这种气候的成因是
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②冬季风背风坡,下沉增温
③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 ④河谷地带,地形闭塞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6为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
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读图回答
11~12题。
11.各土地类型中面积减少的有
①未利用土地 ②建设用地
③水域 ④草地
⑤林地 ⑥耕地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⑥D.④⑤⑥
12.图中反映出,造成西辽河流域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建设B.过度放牧C.过度垦殖D.退草还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邮报》发表消息称,中国已经同意巴基斯坦政府请求,接手运营瓜达尔港。目前正在讨论修建中巴铁路,起点为中国新疆的喀什,终点为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见图5),读图回答第9~10题。
9.该铁路修建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气候干旱B.地形崎岖
C.经济落后D.河网密集
10.与巴基斯坦经济中心卡拉奇港相比,
瓜达尔港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A.陆域面积狭小
B.经济腹地狭小
C.泥沙淤积,航道浅
D.西南风强劲,风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岛屿地形图(图10),回答7~8题。
7.与甲聚落相比,乙聚落具有的优
势区位条件是
A.河流
B.海洋
C.地形
D.交通
8.下列气候类型能反映图中丙城市的气候特点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两个时段多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变化图示意图,读右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两处的数值最为可能的分别是
A.20、10B.15、10C.20、0D.15、0
6.1951年~2000年,我国气候变暖
最明显的地区为
A.青藏高原
B.南方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7),回答3—4题。
3.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图中哪个箭头起到关键的作用
A.③B.④
C.⑦D.⑩
4.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的景观差异,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A.水文B.地貌C.植被D.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2)”和“河谷形成示意图(图3)”,据此
回答1—2题。
![]() |
1.图示河流谷地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①②③地壳下沉B.①②③河流溯源侵蚀
C.②①③地壳抬升D.②①③河流下切侵蚀
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