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我国部分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资料来源:长江水利网)。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年输沙量(108m3) | 占入湖总沙量(%) | |
长江来沙 | 1.094 | 82.0 |
“四水”来沙 | 0.241 | 18.0 |
入湖总沙量 | 1.335 | 100 |
出湖总沙量 | 0.351 | 26.3 |
湖内沉积量 | 0.984 | 73.7 |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年份 | 1949 | 1958 | 1974 | 1977 | 1984 |
湖泊面积 (km2) | 4 350 | 3 141 | 2 820 | 2 740 | 2 691 |
湖泊容积 (108m3) | 293 | 228 | 188 | 178 | 174 |
(1)读“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图”,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 趋势。试分析我国耕地数量年变化的原因。
(2)读表1,洞庭湖沉积的沙主要来自长江,长江在 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泥沙淤积是导致湖泊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主要原因是 。
(3)读表2,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危害及其相应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2011年9月上旬我国部分地区强降雨量图”,图乙为“汾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汉江流域示意图。
图丙
(1)图甲所反映的强降水最有可能是 (锋面)引起的,降雨区位于锋面 (方向)。
(2)读图丙,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是 ,图中A、B两地河流地貌类型分别是 和 。
(3)根据图乙、图丙和所学知识,试比较汉江和汾河水文特征的异同。
汉江 | 汾河 | |
相同点 | ||
不同点 |
(4)汉江流域有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9~11题。
9.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10.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 ℃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11.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山西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图”,完成第7~8题。
7.该省产业结构变化是( )
A.第一产业比重略有回升
B.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
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且占据主导地位
D.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最大
8.该省工业主导产业是( )
A.机械制造 B.有色冶金
C.能源工业 D.轻纺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D.④禁止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和超载过牧,退牧还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5.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
①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右图,完成第2~3题。
2.箭头①可能表示( )
A.技术输出
B.资金输出
C.劳力输出
D.土地输出
3.如果箭头②表示服装厂的迁移方向,则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降低农民工务工成本 ③促进城市化发展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下图为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的时间是( )
A.T0 B.T1 C.T2 D.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年10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492起,其中滑坡316起,崩塌134起,泥石流20起,地面塌陷15起,地裂缝4起,造成13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0.7亿元。结合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是________地区,该地区多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区灾害点数约为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________地区发生特大型山崩最少。
(4)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受6月10日强降雨的影响,湖南岳阳市发生山洪泥石流,截至2011年6月11日17时,共造成29人死亡,20人失踪。阅读文字并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泥石流灾害系统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图示
(1)据图分析发生泥石流的三个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简要分析湖南省岳阳市发生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
(3)湖南岳阳市泥石流在________月份最容易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地区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区的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