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别为:Ⅰ__________区、Ⅱ__________区、Ⅲ__________区,其中用地方式多分布在城市外围的是__________区(填代表数字)。
(2)Ⅰ类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该类功能区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人口流量大 ②人口密度较小 ③交通便捷 ④对外联系不便 ⑤地租水平高 ⑥土地利用集约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3)由于经济原因,不少城市中的Ⅱ类功能区开始出现高级和低级的分化现象。如果图中城市地区的主导风向与河流的流向大体一致,则高级区应主要分布在城市________部(按地理方位回答),试简述判断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背景复杂,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作用更明显,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 )
A.交通网络的进一步畅通
B.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C.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
D.如何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回答12~14题。
12.常州市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
A.分布在市区的边缘,形成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
B.都分布在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C.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及其附近
D.散布于居民区和商业区之中
13.形成常州市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
①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②城市中心区土地日益紧张,工业污染日渐突出
③为了降低企业成本,保护城市环境
④城市功能分区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常州市工业的分布除具有上述分布特点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尽量把工业布局在铁路线、公路线和运输线河道附近,其原因是( )
A.便于工人上下班
B.便于购货人员就近订货
C.工业企业货物运量大,缩短运输线路可降低成本
D.就近交通线路装运可节省工人的体力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甲地(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例中A、B、C相对应的城市功能区依次是( )
A.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
C.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
9.从市中心到郊区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
A.C>B>A B.A>B>C
C.A>C>B D.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5~7题。
5.在图中,③区( )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B.常住居民最多
C.商业活动繁忙 D.环境质量最差
6.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
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停车场
C.政府机关、停车场 D.超市、文化馆
7.①、④是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
A.与市中心的距离 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 D.交通通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1 000、1 500、2 000、2 500。其中数据为2 000元/m2的等值线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4.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
A.商业中心用地 B.外围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1~2题。
1.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
A.0~2千米处 B.2~3千米处
C.3~5千米处 D.6~7千米处
2.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 | 森林面积(公顷) | 淡水(立方米) |
0.1 | 0.1 | 2 000 |
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淡水__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曲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所示的人地关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四者今后一段时间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反映的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