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下图为中原城市群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郑州市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结构图。
(1)郑州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通过该市的铁路分别是:A___________
____,B_______________。
(2)中原城市群中处于最高等级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该城市群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4)分析郑州城市规划中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并对这种分布做出评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根据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0~2010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188万人增加到360万人,净增172万人,年均增长9.1%,合肥市城镇化率由44%提高到62.1%,年均提升1.8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材料二
(1)合肥市市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人口增长速度,请说明合肥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读材料二,说出安徽省面临的人口问题,试列举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读东南沿海铁路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沿海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途经省区全部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
B.连接了珠江三角洲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基地
C.经过长江、钱塘江、珠江等河流流域
D.线路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11.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对途经港口的发展具有的意义是( )
①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②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
③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④增强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2009和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图,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可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组合正确的是( )
①陆上运输 ②水上运输 ③航空运输 ④邮电通信
⑤商业贸易 ⑥互联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房价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下图为中国南方某城市等房价线图。读后回答7、8题。
7.对图中M、N、P、Q四处房价及原因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M处房价偏高,环境优美
B.N处房价偏低,距市中心远
C.P处房价高,靠近河流
D.Q处房价低,靠近铁路
8.关于城市住宅区叙述正确的是( )
A.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
B.收入差异为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C.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D.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和纽约帝国大厦等美国摩天大楼图片,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 )
A.市区中心 B.市区边缘
C.河流两岸 D.郊区
6.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
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中横轴表示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职工的百分比,纵轴表示人均GDP(美元)。读图回答3、4题。
3.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箭头最可能代表的是( )
A.高科技产品 B.人口迁移
C.产业转移 D.资金和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据此回答1、2题。
国 家 | 甲 | 乙 | 丙 | 丁 |
人口出生率(%) | 2.9 | 2.6 | 2.4 | 1.3 |
人口死亡率(%) | 2.3 | 1.2 | 1.0 | 1.1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0.6 | 1.4 | 1.4 | 0.2 |
人口迁移率(%) | -0.2 | -0.1 | 0.1 | 0.2 |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非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A、B、C、D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自A到D一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2)图中A自然带有甲、乙两处的分布,其中________处的分布为非地带性现象,导致A自然带在该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从甲地区自然带的特征分析,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及河流的水文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探险队在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形区最有可能为( )
A.横断山脉 B.秦岭山脉
C.天山山脉 D.青藏高原
4.该地形区海拔2 100~3 000米左右的高度,南坡为荒漠、草原,北坡为云杉林,主要因为北坡( )
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
B.受西风带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
C.受山谷风的影响,多夜雨
D.受副极地低压带的控制,多降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