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11.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2009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对比表”,回答8~9题。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
增速(%) | 比重(%) | 增速(%) | 比重(%) | 增速(%) | 比重(%) | |
销售 产值 | 1.5 | 91.7 | 24.1 | 5.1 | 25.6 | 3.2 |
投资 | 1.4 | 60.0 | 46.6 | 26.5 | 72.3 | 13.5 |
8.引起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技术 B.交通
C.政策 D.环境
9.投资增速快的地区,资金主要流入的电子信息产业部门是( )
A.硬件制造 B.品牌营销
C.信息传输 D.软件设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图”,回答6~7题。
6.关于A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7.关于B地和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B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丙是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中的省级行政区,图中分别反映了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产业结构和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率。读下图,回答3~5题。
3.有关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
C.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D.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
4.就乙省区而言,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
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③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④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乙省区所在的经济地带,其特点有( )
①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②我国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③我国的海洋水产区主要分布在这个地带
④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①M城市代表上海
②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③N城市代表武汉
④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的正确叙述是( )
①b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经济最发达的是b经济带 ③d经济带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④a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反映某假想区域产业的现状和规划中的未来情景。在科技投入加大、人的创造力提高、电脑网络不断完善、知识交流日益通畅等条件下,政府的服务职能强化,企业之间及其与科教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工业经济将向知识经济转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将区域的现状和未来相比,表述正确的是( )
A.知识流动的速度大体相近
B.技术融合的程度大体相仿
C.产业部门大体对应升级
D.对外开放的程度大体相同
(2)①从现状到未来,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势是向________转化。
②未来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
③大众服装加工业和计算机装配业在未来区域中消失了,因为这些产业的主要布局因素是接近______,需要向________的地方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 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主要表现是——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完成12~13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
12.目前我国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衰落阶段
13.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区域空间结构( )
A.以面状为主
B.以岛状和网络状为主
C.现代化的空间网络系统已形成
D.由点状向岛状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江苏某市1994~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市( )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小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
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
11.该市2008年人地关系特征可概括为( )
A.低水平协调 B.初显不协调
C.严重不协调 D.高水平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