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12月1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第7~8题。
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精确定位的功能,要确定地面上的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具备的数据为( )
A.经度、距离、海拔高度 B.经度、纬度、海拔高度
C.经度、距离、相对高度 D.经度、纬度、相对高度
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定位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包括( )
①授时 ②测速 ③农作物长势监测 ④气温异常监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M表示( )
A.制作GPS接收机 B.分析交通状况
C.生成电子地图 D.计算三维坐标
6.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完成1~2题。
1.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大地高程测量
C.地震监测和预报
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订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材料二 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
(1)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震灾的动态
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3)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且可以直接看到植被顶部和部分侧面的形状、阴影与群落结构等。
材料二 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_______特征,并由此区分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利用“嫦娥二号”月球卫星,探测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这是( )
A.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B.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
C.全球定位系统在野外测绘领域的应用
D.“数字月球”在环境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下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13~14题。
13.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蓝波段 B.绿波段
C.红波段 D.近红外波段
14.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
B.盛絮期棉花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升高
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D.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11月5日凌晨2时3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目前,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已进入立项阶段,并有望于2013年前后发射首颗卫星。据此回答11~12题。
11.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 B.卫星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技术 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
12.对寒潮、台风、暴雨、洪涝等进行监测,是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获得( )
①台风中心的位置
②台风的强度和速度
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
④台风的移动方向
⑤台风的登陆地区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