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2155  22163  22169  22173  22179  22181  22185  22191  22193  22199  22205  22209  22211  22215  22221  22223  22229  22233  22235  22239  22241  22245  22247  22249  22250  22251  22253  22254  22255  22257  22259  22263  22265  22269  22271  22275  22281  22283  22289  22293  22295  22299  22305  22311  22313  22319  22323  22325  22331  22335  22341  22349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理,某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该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优化与升级。这种产业或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有一定的规律。“雁行模式”是揭示这种规律的一种模型。它是指作为“雁头”的领先地区,在发展新型行业的同时,将本地区的传统行业逐步转移到“两翼”相对落后地区,实现“雁头”和“两翼”各自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我国东部某地区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十多年来,甲市作为“雁头”,带动了作为“两翼”的乙、丙两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读表,回答6~7题。

行业

层次

产值比

重(%)

甲市

乙市

1998年

2006年

1998年

2006年

≥18

通信

15~18

交通

12~15

纺织

交通/

通信

9~12

钢铁/通

信/纺织

交通

化学

化学/

钢铁

6~9

电气/

化学

钢铁/

电气

通信/

电气

纺织/

电气

注:表中交通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钢铁指钢铁工业;通信指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指电气机械制造业;化学指化学工业;纺织指纺织工业;服装指服装制造业。

6.如果某一主导行业比重在一个市下降,而在另一个市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发生了转移。读图表判断,没有在甲、乙之间发生转移的工业部门是(  )

①交通 ②钢铁 ③纺织 ④化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下列关于行业的转移对两个城市经济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甲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②使乙市产业发生衰退

③使甲、乙两市产业结构差异增大

④使甲、乙产业结构趋于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读下图,回答4~5题。

4.读“中国就业人口的三次产业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50年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1970年后第二产业人口数量明显超过第三产业

C.1994年左右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D.1995年-2000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主要由第二产业转化而来

5.中国就业人口三次分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

①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②农业地位不断下降

③部分农村土地出现“撂荒”

④目前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二产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数据”,回答1~3题。

     产业结构(%)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3年

34.9

35.5

29.6

2010年

15.7

55.0

29.3

1.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数据,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减少

B.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

C.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下降

D.目前河南省已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2.河南省目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B.第二产业比重偏低

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D.三次产业构成合理

3.河南的发展是我国“中部崛起”的缩影,中部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第三产业)

④巩固和发展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交城县城西的安定村积极推广使用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生态农业模式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表(单位:元)。

无沼气的温室

有沼气的温室

增收或节约

蔬菜产值

5800

8000

2200

燃煤用电

140

0

140

有机肥料投入

350

0

350

化肥投入

360

100

260

农药投入

300

100

200

饲料投入

7500

6000

1500

(1)在冬季,多余的沼气就引到日光温室里燃烧,除了直接产生热量,提高温室的温度以外,还增加了温室中CO2的浓度。CO2的浓度的增加,有利于蔬菜产量的提高。试从两个方面说明原因。

(2)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生态意义有哪些?

(3)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经济意义是什么?

(4)结合山西地理环境特点,请你提出进一步改进该模式的两点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资源的大量减少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2)下图是“我国某地改造沙荒地的系统框图”,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字母限填一次)。

A.增加粮食产量

B.喂养牛羊

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

E.粪肥

(3)简述人类如何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北中部某县农村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

利用方式

燃料

饲料

肥料

工艺编制

自然腐烂

其他

百分比(%)

50

13

3

9

20

5

材料二 牲畜直接食用农作物的秸秆后吸收很少,转化率不高。秸秆发酵后,可成为满足牲畜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优质饲料。

材料三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综合开发。其具体做法是:①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优质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②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发展相关工业,对畜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③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实现“过腹还田”。

(1)下列秸秆中,该县很少或没有的是(  )

A.玉米秸秆                                      B.小麦秸秆

C.棉花秸秆                                                 D.水稻秸秆

(2)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该县可发展的相关工业有(至少说出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各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的空格内。

A.过腹还田                                                 B.发展畜牧业

C.优质饲料                                                 D.提高土壤肥力

E.消灭害虫虫卵

(4)当地农村秸秆作为燃料的比重高达50%,秸秆燃烧导致的负面生态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示意图”,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多雾,河流湍急,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市河流向________方向流动,甲城市的市区范围沿________和________伸展。

(2)简要评价甲市钢铁工业的发展条件。

(3)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该地区可以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及相关产业链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示产业链最大的优点是(  )

A.加强了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B.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C.能源循环利用,自给有余

D.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25.垃圾分类处理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中国“2000~2005年人均生活用能变化”表,回答22~23题。

2000~2005年人均生活用能变化 千克标准煤

年份

城镇人均

生活用能

农村人均

生活用能

农村人均生

活商品用能

2000

215

457.69

77

2001

213

520.69

82

2002

216

579.581

87

2003

237

600.21

99

2004

243

633.14

109

2005

257

653.26

122

22.读表,正确的分析是(  )

A.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的两倍以上

B.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是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的两倍以上

C.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大幅增长

D.城市居民生活用能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缓慢上升

23.据表中的地理事象,相关正确判读是(  )

A.城市生活用能利用效率较高

B.农村生活商品用能比例较高

C.农村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城市

D.农村生活用能以化石燃料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据此回答第20~21题。

20.为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B.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C.逐步淘汰煤炭等高污染能源

D.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能效工业

21.对于普通老百姓,我们也可以过“低碳生活”。下列个人行为符合“低碳”标准的有(  )

①出门多坐公交车,少打的

②多购买本地产品

③少购买单独小份包装食品

④多购买带环境标志产品

⑤旧衣服、旧书籍等收集起来赠给需要的人

⑥过简单生活,反对购买轿车等高档生活用品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