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12月,酝酿已久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渝经济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工业化对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改革有哪些影响?
(3)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化有何特点?
(4)简述成渝经济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概括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及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2)据图分析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A、B、C、D四处水土流失程度有何差异?
(3)治理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在沟谷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阴影区域示意该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空间分布。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该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2)指出影响该农牧交错带突出的气象灾害,并分析成因。
(3)分析该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的人为原因。
(4)分析植树造林在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利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东部某市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演变图,回答13~14题。
13.有关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是( )
A.甲代表第一产业 B.乙代表全市生产总值
C.丙代表第二产业 D.丁代表第三产业
14.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目前该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
C.该市应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D.该市应加快第一产业发展,提高第一产业比重和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读下表,回答11~12题。
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
植被覆盖率(%) | 降水量(mm/30分钟) | 径流量(mm/30分钟) | 入渗量(mm/30分钟) | 产沙总量(g) | 减流效益(%) | 减沙效益(%) |
100 | 60 | 9.77 | 50.23 | 0.85 | 80.78 | 99.30 |
85 | 60 | 20.46 | 39.54 | 1.52 | 59.75 | 98.77 |
70 | 60 | 27.31 | 32.69 | 4.34 | 46.27 | 96.48 |
60 | 60 | 38.24 | 21.76 | 24.11 | 24.77 | 80.41 |
40 | 60 | 41.91 | 18.09 | 57.29 | 17.53 | 53.45 |
20 | 60 | 42.44 | 17.56 | 88.75 | 16.51 | 27.89 |
0 | 60 | 50.83 | 9.17 | 123.07 | 0 | 0 |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径流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 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
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 D.径流量随入渗量减小而增大
12.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最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围是( )
A.20%~40% B.40%~60%
C.60%~70% D.70%~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某山区的主导产业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木材工业→蘑菇养殖业→采石业。据此回答9~10题。
9.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说明当地( )
A.人口增长过快 B.主导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
C.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 D.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0.今后该区域的发展方向是( )
A.禁止砍伐树木 B.坚持以一业为主
C.大力发展建材业 D.保护和培育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c属于一级支流,eb属于二级支流
B.bc段河流比eb段海拔高、落差大
C.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D.bc段的梯级开发是fc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
8.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读图回答3~6题。
3.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 )
A.减轻交通压力 B.减少环境污染
C.提高能源利用率 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
4.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市场
C.技术 D.资源
5.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A.延长产业链 B.提高附加值
C.增加就业率 D.降低碳排放
6.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 )
A.发热量低 B.应用广泛
C.有害成分多 D.分布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年1月25日,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签约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范畴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2.为了遏制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下面的做法合理的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物品集散地。近年来商贸发展迅速,建成了众多辐射西南的专业市场;重庆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之一,煤、天然气、铝土矿等资源在全国有明显优势。
材料二 2010年5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两江新区发展规划》。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
材料三 重庆两江新区的区位图
(1)说明重庆两江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
(2)分析产业转移对重庆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