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该图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某地局部放大后等高线图。图中A、B、C、D为该地拟建窑洞处。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位水土保持学家在某山坡地设立六个位置相邻的小试验场,以模拟降水的方式,观测土壤流失量与地表覆盖状况的关联性。此六个试验场的坡度、坡长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这六个试验场的土壤质地与某次降水后土壤流失量的资料。
试验场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土壤质地(%) | 砂粒(40)、粉粒(25)、黏粒(35) | 砂粒(45)、粉粒(20)、黏粒(35) | 砂粒(61)、粉粒(21)、黏粒(18) | 砂粒(78)、粉粒(14)、黏粒(8) | 砂粒(14)、粉粒(19)、黏粒(67) | 砂粒(28)、粉粒(22)、黏粒(50) |
特定降水期间的总土壤流失量(g/m2) | 45.3 | 201.2 | 38.1 | 45.7 | 26.9 | 84.6 |
(1)在A、B、C、D四处中最适合建窑洞的是_______。试分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判断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生态安全战略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大致与我国农牧过渡带相似,其北方界线主要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南方界线主要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4分)
(2)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别比较甲、乙两地防护林建设条件的差异。(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B.②C.③ D.④
(2)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A.风化 B.侵蚀C.搬运 D.沉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问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10分)
图甲 图乙 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表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
1978年55.0%19.8%4.9%15.4%4.9%
2008年40.2%44.1%6.2%1.3%8.2%
(1)据图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4分)
(2)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3分)
(3)若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N湖泊产生哪些不利影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二十年北半球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较大,根据图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 (5分)
(2)图乙反映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怎样变化(2分)?
(3)结合图丙谈谈植被覆盖率增加后对地区小气候的影响。(2分)
(4)反映了森林的 作用。 (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该表。据此完成问题。
月 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均温差 值 | 0.13 | 0.10 | 0.18 | -0.16 | -0.13 | -0.25 | -0.43 | -0.40 | -0.20 | -0.10 | 0.11 | 0.22 |
(1)探究结果表明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B.②⑤ C.③④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会导致各地蒸发量增加,从而使海平面下降
B.全球变暖只会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不会产生影响
C.应对全球变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重要措施之一
D.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唯一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
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年4月27日到5月1日,浙江卫视联手央视,对千岛湖水下古城之一的狮城也就是原遂安县城进行全景式的直播拍摄。新安江水电站于1959年9月21日建成蓄水,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淳安县城-贺城、遂安县城-狮城)悄然"沉入"了千岛湖底。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7~18题。
17.国际考古界把水下遗迹,包括沉船和建筑物,称为“时间胶囊”。此次水下探秘发现新安江水下古城淹没50多年后,众多古建筑依然保存较为完好,最有可能的原因包括
①流水侵蚀作用弱 ②水底水温高 ③水底水温年较差小 ④风力侵蚀作用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8.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发挥新安江水库的灌溉功能,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增加水电站的发电量,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充足的电力
C.废弃水电站,使古城露出水面,发展古城旅游
D.发挥库区水体的调节作用,夏季发展避暑旅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