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材料一:图7为世界小.麦主产地分布和贸易情况统计,图8为2006年世界小麦生产份額。读图回答下列问題。
⑴俄罗斯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其国土_____部,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2)比较中国和美国小麦产量和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⑶说出澳大利亚出口小麦所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并分析其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題。
材料一:水分资源状况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间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我国西北部分区城示意图(图6)
(1) 运用材料中数据,说明甘肃省图示区域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分布。(8分)
(2) 宁夏平原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试说明这一表述所包涵的自然地理意义(8分)
⑶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一般不设北窗,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小。试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6分)
⑷宁夏平原水稻亩产比小麦髙83.9%,净收益是小麦的10.5倍,用水量是小麦的3倍。有人建议该地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年11月5日11时(北京时间),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从广州出发,展开第29次南极 科学考察,并计划于2013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据此回答11-12題。
11. 当“雪龙号”从广州出发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 12°N ,125°E B.22°S,135°E
C. 15°S,135°E D.3°N,105°E
12. 在此次“雪龙号”科考期间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 B.成都的昼长先缩短,后增长,再缩短
C.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减慢,后增快 D.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先缩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世界部分区域某月等压线(气压单位:百帕)图(绀5),回答9 - 10题。
9. 图示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O月
10. a地的风向是
A. 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4表示1950年- 1996年巴西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农 村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水平的统计资料,读图回答7-8題。
7. 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农村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水平分别对应图中曲线
A.④、②、③、①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②、④、③、①
8. 关于该国人口和城市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1960年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1965年前后城市和乡村人口数相当
C. 1978年后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 1991年城市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3是一种设想中的“云彩制造船”。这种船依靠风力驱动,会从海里抽取一些海水并以喷雾 的形式释放出来,在海面上形成咸水水雾。这种水雾比一般水雾密度更大,颜色更白。这是人们试图通过地球工程对抗某环境问题的一个创意。据此回答5 -6題。
5. 材料中所说的环境问题是指
A. 臭氧层破坏 B.酸雨危害
C.物种减少 D.全球气候变暖
6. “云彩制造船”能够对抗上述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A.形成的水雾可以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B. 形成的水雾有利于增强大气逆辐射
C. 形成的水雾能改善气候利于生物的生存
D. 形成的水雾呈碱性能中和酸性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图2中数码所示)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图(图2),回答3-4題
3.④省生活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水平高,生活耗能量多
B. 冬季冷湿,集中供暖耗煤多
C. 煤炭资源丰富,生活耗煤多
D. 夏季高温,制冷电器耗能多
4.图中数码所标注的省区中
A. ④和⑤省人均排放量相当
B. ①的酸雨比⑦省严重得多
C. 自北向南排放量逐渐减少
D. 南方省区排放量较北方省区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为2012年8月8日8时至8月9日8时某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示意图。读图回答1 -2題
1. 图中预警的地质灾害可能是
A.地震 B.滑坡、泥石流
C火山喷发 D.地面沉降
2. 此时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副髙 B.准静止锋
C.冷锋 D.台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菲律宾人口9223万,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该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二战后一直不能自给。
(1)说出甲地的板块边界类型,并简析板块运动对吕宋岛地形的影响。(8分)
(2) 简述菲律宾稻米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8分)
(3) 简述马尼拉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运城及河东盐池略图
材料二:盐池湖水富含食盆,在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
°N
(1) 简析湖边盐田“南风—吹,隔宿成盐”现象的原因。(6分)
(2) 从流域的角度判断甲河的类型,并简要分析该河对盐池的影响。(8分)
(3) 简析运城成为盐运中心的主要原因。(6分)
(4) 比较黄河①、②河段流向及流水作用的差异。(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