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采用“水渠化”的方法来整治河道。即将河流的底床和两侧立面均用水泥砂浆浇筑并抺平(如图3),对此工程描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水质条件将变好
B.河流水位变化幅度会变小
C.河段的生物多样性将改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城市的兴起大多依仗河流,而河流也影响着城市的形态。图2展示的是上世纪中叶我国华东地区某城市略图。试分析制约该城市向河流东部发展的主要原因
是
A.河流东部土壤肥力差,农业发展受限
B.河流东部地势高峻,不利于城市建设
C.江面宽阔,两岸之间交通不便
D.河流东部靠近大海,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某巡逻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遇到危险,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迅速确定并记录下遇险地点为26°06′N,120°41′E,请问巡逻队采用了何种现代化技术手段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电子地图
2.由上题可推测该巡逻队最可能遭遇
A.台风 B.泥石流 C.地震 D.沙尘暴
|
A.风力侵蚀 B.冰川侵蚀 C.内力作用 D.海浪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北京旅游的国际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渐提高,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图16为北京某景点客源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据图说明该景点客源变化的特点。(6分)
(4) 该景点以加快入境旅游发展为战略重点。结合所学知识,为该景点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生存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图14为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图,读图,回答第(3)题
(3)说明2012年与其它年份相比,我国沿海海平面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成为我国冬季寒冷中心的原因(6分)。
(2)简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10分)
(3)指出图中阴影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评价其发展的气候条件(8分)。
(4)简述哈大高铁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
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5)概述三江平原沼泽的主要功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图5为四种工业区位选择结构图。读图,回答第10~11题。
10. 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的
影响可能是
A. 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
B. 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供应
C. 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
D.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4为2013年1月全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第8~9题。
8.有关灾害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地区频繁遭受雾霾和冻雨的影响
B.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
C.江南丘陵无冻雨灾害的发生
D.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遭受大范围的旱灾
9.图中
A.湖南省因纬度较低不受雪灾的影响
B.西藏自治区因冷空气入侵而形成雪灾
C.江西省因冷空气入侵低而形成冻雨
D. 云南省因来自太平洋水汽少而产生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3为天山南北坡山地植被垂直带结构。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与北坡的山麓自然带(基带)相同
B.图中的森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天山垂直自然带的丰富程度多于珠穆朗玛峰
D.天山垂直自然带的形成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造成的
7.天山南坡比北坡
A.同一植被带分布海拔高是由于南侧为迎风坡
B.植被带丰富是由于南侧为向阳坡热量丰富
C.雪线高主要是由于南侧为向阳坡热量丰富
D.雪线高主要是由于南侧为背风坡降水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年2月24日元宵节,京城再现严重雾霾天。白天全市大部分地区为重度污染。图2为北京南郊观象台整点风向和风力实况(24号和25号)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B.20点至0点污染持续加重
C.25日13时刮起大风雾霾消除 D.该时段居民尽量停留在室内,减少外出
5.关于雾霾天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雾霾天气使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多引发了人们的“空气焦虑”
B. 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的承载力从而形成雾霾天气
C. 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出现时易形成雾霾天气
D.工业排放的废气、扬尘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