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2480  22488  22494  22498  22504  22506  22510  22516  22518  22524  22530  22534  22536  22540  22546  22548  22554  22558  22560  22564  22566  22570  22572  22574  22575  22576  22578  22579  22580  22582  22584  22588  22590  22594  22596  22600  22606  22608  22614  22618  22620  22624  22630  22636  22638  22644  22648  22650  22656  22660  22666  22674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0为“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图”(I类为优质水)。读图,回答19 ~21题。

19.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水质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是乌海、包头、呼和浩特

B. 包头以上河段比以下河段水质差

C. 高纬地区比低纬地区水质好

D. 河渠越多,水质越好

20.关于a附近河段水质差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靠近工业发达区,污染严重②航运发达,油污排放多③河渠多,引水量大④城市人口密集,排污量大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②④

21.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两地都以土荒漠化为主   B.甲地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地以水土流失为主

C.两地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D.甲地以水土流失为主,乙地以土地荒漠化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    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

18.该山地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的水汽来源于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印度洋    ④北冰洋

A. ①③  B。 ①②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15~16题。

15.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16.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

A.土壤肥力           B.热量          C.水            D.光照

14.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②多大风    ③水能丰富    ④森林分布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据图回答10~12题。

10.图示地区工业发展中存在如下工业联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四地区中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主要工业部门结构示意图,最能说明丁地区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8~9题。

8.图中①、②两地植被差异为(  )

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B.①地为荒漠,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C.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9.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

A.一年两次汛期        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通航能力强          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地理环境的差异往往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大豆、冬小麦        B.四川盆地——小米、油菜

C.青藏地区——青稞、豌豆          D.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 ℃积温等值线图(单位:℃),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处数值比周围低,主要原因是(  )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地处盆地      C.地势高    D.云量大

6.图中4 500 ℃这条等值线的东段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我国广阔的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下图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读图,完成3~4题。

3.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四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  (  )

A.Ⅰ线路   B.Ⅱ线路   C.Ⅲ线路   D.Ⅳ线路

4.甲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措施是   (  )

①植树造林 ②种草 ③自然恢复 ④退田还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