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24.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北京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这里交通便捷,但却看不到摩天大厦。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因素分析,这主要是
A.历史因素影响的结果 B.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
C.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 D.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甲是我国某省人口情况图,图乙是该省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表示该省人口机械增长(指因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增长)的曲线是
A.a B.b C.c D.d
21.2000年该省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迁移人口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总人口增长快 D.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7,完成18-19题
18.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与交通线交汇点的距离
B.与市中心的距离
C.土地面积的大小
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
19.图中甲、乙、丙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a、b、c表示三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则对应于住宅区和住宅用地付租能力的是
A.甲、c B.乙、b
C.丙、a D.(甲+乙)、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7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读图完成15-17题
15.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A.新疆、山东、北京B.湖南、福建、海南C.广东、浙江、江苏D.上海、新疆、云南
16.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17.解放后,关于我国人口迁移或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人口迁移全部是经济原因引起的
B.改革开放前,人口的迁移大部分是国家有组织的移民
C.改革开放前,人口总是自觉的从东部移向西部
D.改革开放以来,民工的迁出地主要是上海、广东、四川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非洲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的更替,是
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B.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C.垂直分异规律 D.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曲线(见图4),回答12-13题。
12.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正处在
A.Ⅰ期 B.Ⅰ和Ⅱ期
C.Ⅱ期 D.Ⅲ期
13. 下列可能属于Ⅱ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城市化速度简慢甚至停滞
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D.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自1988年成立以来,工业总产值一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目前已形成了拥有多种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园区。据此回答9-10题.
9.关于该开发区工业地域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形成
B.便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C.便于减轻工业污染
D.便于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10.该开发区的成立说明
A.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
B.具有协作关系的工厂只能集聚,不能分散
C.区内各工厂企业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密切联系
D.经济技术开发区只能在沿海地区开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第8题。
8.关于该城市规划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环境优美
B.②处建造纸厂——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建中心医院——交通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