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5,回答19—22题。
|
19.造成甲大陆自然带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不同 B.水分不同 C.海拔不同 D.纬度不同
20.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 )
A.均为地中海气候
B.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21.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B.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C.①自然带受西风带影响,⑤自然带受寒流影响
D.①自然带深居内陆,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
22.乙大陆山脉的形成是由于两大板快挤压造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自2006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见下表)。读表回答16—18题。
名称 | 热带低压带 | 热带风暴 | 强热带风暴 | 台风 | 强台风 | 超强台风 |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 6级—7级 | 8级—9级 | 10级—11级 | 12级—13级 | 14级—15级 | 16级或以上 |
16.热带气旋“桑美”于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该热带气旋属于 ( )
A.强热带风暴 B.台风 C.强台风 D.超强台风
17.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 ( )
A.逆时针向外辐射的大漩涡 B.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C.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漩涡 D.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18.“桑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 )
①风暴潮 ②地震 ③狂风 ④暴雨 ⑤沙尘暴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是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读下表,回答11—12题。
地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降水量(mm) | 15.6 | 466.6 | 777.4 | 205.4 |
一月平均气温(℃) | -8.5 | -6.6 | -1.2 | -9.0 |
七月平均气温(℃) | 27.4 | 23.5 | 23.9 | 23.6 |
11.四地气候相比,大陆性最明显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发展灌溉农业,建立商品粮基地 B. ②造林种草,治理水土流失
C.③扎草方格,建沙障,防治荒漠化 D.④挖雨塘,筑台田,改造低湿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3是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10题。
|
7.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 (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8.大气中的臭氧总量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 )
A.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极小值在南极附近,极大值在南北纬30°附近
C.从两极向赤道递减
D.极小值在赤道附近,极大值在南北纬60°附近
9.大气中的臭氧总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是 ( )
A.北半球、臭氧冬季含量最少 B.南半球,臭氧秋季含量最多
C.北半球,臭氧春季含量最多 D.南半球,臭氧春季含量最少
10.大气中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是 ( )
①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紫外线照射量增加,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多
④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2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读图回答4—6题。
|
4.图中东部地区等值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 )
A.自北向南递减 B.自南向北递减
C.自高纬度向低纬递减 D.自西向东递减
5.图中①处数值比周围低,主要原因是 ( )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地处盆地
C.地势高 D.云量大
6.图中4500℃这条等值线的东段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 (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解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1—3题。
|
1.图中a的最大值可达 ( )
A.90° B.66°34′ C.30° D.23°26′
2.当图中a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 ( )
A.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B.北极圈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C.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 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3.当北京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图中①线的经度为 ( )
A.30°W B.150°W C.154°W D.26°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高压中心是______,B与C中气旋是________。(2分)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1分)
(3)右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2分)
气压值PA、PB、PA′、PB′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气温值TA、TB、TA′、TB′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2分)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右图, 回答问题:(5分)
(1) 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______。(1分)
(2) 图中河流上游段①及四大支流②③④⑤画法的是(2分)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坝址,以“//”为图例在图中画出。筑坝前,A、B两个村庄中 村需搬迁。(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右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23分)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2分)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低、中)纬度,________(热量带)。(3分)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3分)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_千米。(2分)
(5)比较甲、乙、丙、丁四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线速度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比较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从早到晚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上图为 月 日前后光照示意图,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
北京时间为 时,昼夜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8)甲点此刻为 点,此刻太阳高度为 。(2分)
(9)丙点此刻为 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乙点昼长 小时。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