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区12月13日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B.海洋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C.河流正处于丰水期
D.河水补给地下水
22.城区形成一个高温中心的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
B.城市建筑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C.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大量废热
D.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图”,完成2题。
19.对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描述正确的是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谷
20.该地质构造
A.上部岩层较老 B.两侧岩层较新
C.良好的储油构造 D.良好的储水构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2题。
17.南极洲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呈同心圆状分布特点,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地势 B.寒流的影响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影响
18.图中②地和③地温度相差值T的范围应该是
A.30℃<T<50℃ B.50℃<T<70℃
C.50℃<T<60℃ D.40℃<T<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00″S、77°07′E)选址在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80°22′00″S、77°21′11″E)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高程4087米。2008年10月20日,中国第25次南极
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破冰船前往南极执行“昆仑站”的建设任务,并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作准备。读右图,MN弧为晨昏线的一部分,完成2题。
15.在冰穹-A处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海拔高,气温低
B.暴风雪,纬度高
C.极夜长,空气稀
D.全天空,观测广
16.如果图示正是冰穹-A处天文观测最佳季节,则太阳直射点位于
A.180°、23°26′N B.180°、23°26′S
C.0°、23°26′N D.0°、23°26′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a,b,c为海平面等压线。读图回答4题。
9.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②④ D.②④③①
10. 当前,出现偏北风的地点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11.未来一两天。②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是
A.两者都升高 B 两者都降低
C.前者升高,后者降低 D.前者降低,后者升高
12. 图示天气系统多出现在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3.下图所示四幅热力环流图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2题
7.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D>C>A>B B. A>B>D>C
C. C>D>A>B, D. C>D>B>A
8.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
③向北凸出 ④向南凸出
A.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睛,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完成以下3题。
3.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4.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 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杭州(300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2题。
1.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0º26ˊ B.360º34ˊ
C.530º26ˊ D.660º34ˊ
2.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