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3878  23886  23892  23896  23902  23904  23908  23914  23916  23922  23928  23932  23934  23938  23944  23946  23952  23956  23958  23962  23964  23968  23970  23972  23973  23974  23976  23977  23978  23980  23982  23986  23988  23992  23994  23998  24004  24006  24012  24016  24018  24022  24028  24034  24036  24042  24046  24048  24054  24058  24064  24072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两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14~15题。

14.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B.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15.优势自然资源与产业发展匹配最好的是

A.甲—乳制品加工           B.乙—水产品加工   

C.丙—木材加工             D.丁—奶牛养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长白山脉、云贵高原                                 B.天山山脉、柴达木盆地

C.阴山山脉、吐鲁番盆地                             D.武夷山脉、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4和材料回答9~12题。

9.图4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A.甲  B.乙C.丙  D.丁

10.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11.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12.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

7.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8.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A.冻土和冰川    B.地质基础不稳固

  C.沼泽、软土     D.流沙和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某地区民居多高脚竹楼,那里丛林遮天蔽日,林中常见“孔雀开屏、大象戏水”的趣景。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省级行政区中的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适合于我国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江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有三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62°12′59″S,58°57′52″W)、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昆仑站(80°25′01″S,77°06′58″E)。

3.当安徽省各地日出时刻(地方时)处于一年中最晚时,我国三个南极科考站(   )

A.都出现了极昼现象         B.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是昆仑站

C.昆仑站的昼长大于中山站   D.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为中山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简图”,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国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

A.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带为主    B.首都的气候特征相同

C.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2.关于两国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旅游资源丰富    B.气候适宜   C.交通便利        D.开发历史悠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局部河流和植被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L和S沿线植被带变化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概括该地城市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1)说明祁连山北麓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7分)

(2)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你的理由。(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