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9~11题。
9.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A.安徽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
10.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与土壤 B.政策和劳动力 C.工业化与城市化 D.市场和交通
11.“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A.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B.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
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 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B.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
C.西南优势区地形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
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
8.我国马铃薯加工企业约5 000家,其中规模化深加工企业近140家。马铃薯加工企业分布较多的地区不包括
A.黑龙江和内蒙古 B.安徽和江苏 C.云南和贵州 D.宁夏和甘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是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造重新回流美国。据此材料完成5-6题。
5.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市场 运输成本 B.劳动力成本 技术
C.原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 D.技术 运输成本
6.美国提出了复兴制造业的策略,使制造业出现逆转移,下列制造业中较难回流美国的是
A.电子工业 B.汽车工业 C.服装工业 D.医药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不同的地区。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最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对四地区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植树种草
B.乙地区易发生荒漠化应,退耕还牧
C.丙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大力植树种草
D.丁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应大水漫灌压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地理调查是地理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下表示意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田农业 B.牧场畜牧业 C.旱作农业 D.高度发达的商品混合农业
2.根据农业种植方式判断,该地区可能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地区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国面积1 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千万,经济上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目前,甲国全面改革开放,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
2007年,我国在甲国投资建设以冶金、建材和机电为主的“东方工业园”,2010年5月13日起中国工业企业陆续入园。
读图14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国地形主要的特征。(2分)
(2)评价甲国发展水电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3)分析甲国吸引我国建设“东方工业园”的有利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结合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图l2、图l3为我国两大地形区图。
![]() |
材料二 图l4为吐鲁番与重庆市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图l3所示区域为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但耕地面积却有所减少。
(1)比较甲、乙两地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4分)
(2)吐鲁番与重庆市均为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试判断7月份气温更高的地点,并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6分)
(3)分析图13所示区域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的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2)简述图中A河河水的主要来源,并说明其水文特征。(6分)
(3)酒泉等地的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层土上铺上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种技术叫“压砂技术”,简述酒泉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质量和产量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地区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土层冻结期 | 年降水量 |
A地区 | 一20℃ | 21~22℃ | 8个月 | 600毫米 |
(1)指出图中①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3分)
(2)分析图中A处湿地的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4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示地区植被破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南四盘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截至当天18时,已造成74人死亡。结合图3“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24-25题。
|
24.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