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21),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图21
(1)图21中气压带B的名称是 ,气压带D的名称是 ,画出风带C的风向。
(2)图21中气压带A与气压带B控制下的大陆西岸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
(3)气压带、风带随 南北移动而移动;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向 (方向)移动。
(4)在图21中B、C带交替控制下的大陆西岸,其干湿状况为冬季 ,夏季 。
(5) 气压带A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气候特征为 。
(6)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全球不同纬度地带的气温变化规律一般由 向 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19和图20,回答下列问题。(13分)
|
|
|
(1)在图19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用★标出近日点、远日点。
(2)地球处于①位置时,为北半球的 日(二分、二至日),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
(3)地球处于④位置时,图20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4)地球由②向③位置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___ (增大或降低),北京白昼的变化规律是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17“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在图17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标出自转方向。
(2)图17表示的日期是 ,该日A、B、C三地中白昼最长的是 地。
(3)图18中正确表示图17中B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是 。
(4)该日,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是 ,该日后一个月内,其范围逐渐 ,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 )
A.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B.能增加大气逆辐射
C.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能增加地面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
A.五带的范围不变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
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D.热带寒带的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莫霍界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为岩石圈
B. 莫霍界面在陆地下约17千米处
C.地震波通过时,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
D.莫霍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