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3978  23986  23992  23996  24002  24004  24008  24014  24016  24022  24028  24032  24034  24038  24044  24046  24052  24056  24058  24062  24064  24068  24070  24072  24073  24074  24076  24077  24078  24080  24082  24086  24088  24092  24094  24098  24104  24106  24112  24116  24118  24122  24128  24134  24136  24142  24146  24148  24154  24158  24164  24172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热量更丰富        B.机械化程度高

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

40.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减少小麦种植面积,改种植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37~38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37.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38.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34~36题。

34.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④         D.③与④

35.影响图中①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气候 D.土壤

36.若将④处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引入我国,最适合的地点是 

A.三江平原        B.辽河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32 ~33题。 

32.该区域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青海湖

 
A.基塘农业    B.绿洲农业

C.坝子农业    D.河谷农业

33.该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国家政策扶持     B.游牧地点迁徙

C.水、热条件适中   D.光照条件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完成30— 31题。 

30.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1.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  天然调蓄能力强     B .城市热岛效应

C  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完成27— 29题。

 

27.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8.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A.①             B.②           C.③             D.④

29.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

A.中心商务区    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分时段人流量统计示意图”,某时段不同路口人口流量监测数据,完成25—26题 。

 

 


某功能区分时段人口流量统计图    某时段不同路口人口流量监测数据(人/小时)

25.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行政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商务区

26.下图中,能较准确地表示该功能区主干道形态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内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下图是我国各省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隔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图说明我国

A.人口增长率有加快的趋势

B.人口总量有减少的趋势

C.人口出生率有下降的趋势

D.人口生育率的省际差异有增大的趋势

24.影响我国生育率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推进      B.城乡人口迁移

C.人口老龄化                 D.国家人口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分比较图 [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21~22题。

                              

21.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期达到顶点的年份及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是

A.1990  50%       B.2010  40%      C.2020  45%      D.2030  50%

22. 关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口机会窗口”期社会负担轻,有利于经济发展

B.根据中日韩“人口机会窗口”期可知,该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C.三个国家在“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力充足且工资低廉

D.“人口机会窗口”期以后,14岁以上人口比重太大,人口增长,人口压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此并读图完成下面19-20题。

19.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800米             B.800~1 000米   

C.1 000~1 200米    D.1 200~1 600米

20.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