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
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下图)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近年来,随着南北运力日趋紧张、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蓄势崛起,渤海跨海大通道构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1)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指出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6分)
(2)专家论证,渤海跨海通道可采用“南桥北隧”方式,简述这样设计的原因及跨海大桥修建的地理意义。(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中国某区域图概况(图甲);根据遥感照片测算的1986~1996年期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图乙)。
材料2:土地盐碱化的发生过程是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造成土地肥力下降。
(1)图中运河东800 mm等降水量线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在相同年份,图中A、B两地比较,何地盐碱化较严重?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4分)
(3)说明1990年后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的增减变化特点,并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地理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7.2012年5月,影响我国气候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往年整体偏弱,且湖区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鄱阳湖大幅“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试分析鄱阳湖“瘦身”的主要原因。(4分)
(2)据报道,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千米的大坝,以控制鄱阳湖水量。对于这一建坝计划,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地区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土层冻结期 | 年降水量 |
A地区 | -20℃ | 21~22℃ | 8个月 | 600毫米 |
(1)指出图中①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4分)
(2)分析图中A处湿地的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年6月19日~7月9日,黄河小浪底水库第14次成功实施汛前调水调沙工作,成功排沙出库3 639万吨,库区淤积现象得到改善。据此回答24~25题。
24.三门峡水库与小浪底是黄河中游的两个著名的水库,但目前三门峡水库淤积严重,小浪底水利工程比三门峡水库工程 ( )。
①更注重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②更注重水利工程的环境效益 ③更具有防灾减灾意识 ④更能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选择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调水调沙的重要原因是 ( )。
A.此时黄河流量小 B.降低库容可为防汛作准备
C.此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D.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下图,回答21~23题。
21.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讯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
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
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 )。
A.气温日较差小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23.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
虎林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1978~2007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读图完成19~20题。
19.1978~2007年,该省 ( )。
A.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
C.第三产业产值基本不变 D.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20.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是 ( )。
A.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用此法进行实验得出下表数据,阅读下表回答17~18题。
某地冬春季节实验前后资料对比表
土壤水分 | 土壤空气 | 土壤有机质 | 大气悬浮物 | 大气水分 | |
实验前 | 6.3% | 25.5% | 0.7% | 14.6% | 18.6% |
实验后 | 23.5% | 16.7% | 3.2% | 3.4% | 34.5% |
17.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可以 ( )
A.增加地表径流量 B.增强空气污染 C.增强土壤透气性 D.保持土壤水分
18.由上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 ( )
A.三江平原 B.河西走廊 C.华北平原 D.江汉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14~16题。
1980年 | 2010年 | |
耕地 | 55% | 40% |
林地 | 20% | 44% |
草地 | 5% | 7% |
荒地 | 15% | 2% |
其他 | 5% | 7% |
14.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河流的汛期长 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15.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
A.西侧坡大量修建梯田,东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B.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16.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区域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左图)和“IT产业竞争模式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中,顺序正确的是 ( )
A.乙→①→②、③ B.乙→③→④→②
C.乙→③→④、⑤ D.乙→①→③→⑤
12.IT产业全球化竞争模式中,c是指 (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加工和组装环节
C.市场和运输环节 D.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13.图中 ( )
A.甲可高层次承接新一轮的全球IT产业转移
B.乙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可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C.②、③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
D.①、④、⑤可增强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