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岛屿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图中用盘线画出主要分水岭。(2分)
(2)比较甲、乙两城市的年降水量差异,并解释其成因。(6分)
(3)该岛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年12月10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中线一期工程预计2014年建成通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该调水工程会
①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 ②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③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④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l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 (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22-23题。
22.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下图为“北京市某日 PM2.5浓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PM2.5浓度高峰出现时段
A.风力强劲 B.阴雨绵绵
C.汽车尾气激增 D.工地扬尘增多
20.可以有效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是
A.加强环境监测 B.实施人工降雨 C.居民减少外出 D.减少废气排放
21.及时监测雾霾天气影响范围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类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工业可能是
A.煤炭工业 B.电力工业 C.瓶装饮料工业 D.高技术产业
18.该工业对东部地区城市的主要意义是
①改善环境质量②提供居民食品③供给工业原料④提供能源保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温室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读图回答15—16题。
15.北方冬季蔬菜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土壤肥力 B.增强太阳辐射
C.减少热量散失 D.降低空气湿度
16.2013年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的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地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4.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甲 B .乙 C.丙 D.丁
1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英国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所著《1421:中国发现世界》认为,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船队早于哥伦布70年到达美洲大陆,早于库克船长350年现澳洲与南极洲。下图是他根据史料绘制的洪保将军(郑和属下)船队的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船队出使南亚各国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关于洪保船队的见闻和经历,叙述正确的是
A:①航段:阳光直射,正值旱季 B.②航段:夜空中的北极星指引航向
C. ③航段:沿岸荒漠广阔无垠 D.④航段:沿途物质补给非常困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各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两地气侯的最大差异表现为
A.气温年较差 B.年降水量
C.盛行风向 D.气候类型
8.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 B.海拔
C.大气环流 D.山地坡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