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
A.领海范围为a +b=200海里 |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 +b=200海里 |
C.领海范围为b=12海里 |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200海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为了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解决渤海的污染问题,国家拟将与胶莱海河有关的研究纳入渤海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读图回答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其自然原因是( )
A.大陆性气候显著,降水稀少 |
B.陆上缺乏淡水河流的注入 |
C.渤海是半封闭海湾 |
D.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最近1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图”,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
D.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2004年12月26 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问题。
【小题1】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 D.海底塌陷引起的 |
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
C.围海造陆 | D.增高海岸堤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舟山渔场实施了伏季休渔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B.避免高温作业 |
C.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 | D.避免赤潮发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21世纪,人类会加大对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环境问题包括( )
A.渔业生产和石油开采 | B.围海造田和海洋权益 |
C.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 D.油轮泄露和海底矿产枯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2006年中国海洋船舶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产值较2005年增长均超过17%。中国沿海港口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在世界前二十位的国际港口中,中国沿海港口已占近一半的席位。据此回答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开发的海洋资源分别是( )
A.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
B.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文化娱乐设施空间 |
C.海洋交通运输空间、海洋矿产资源 |
D.海洋能源、海洋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海南岛图,回答下列分析甲乙丙丁四地适合建盐场的因素是( )
A.甲地接近副高,降水少,蒸发旺盛 |
B.丙地地势平坦,盐场面积大,利于海水蒸发 |
C.丁地地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 |
D.乙地纬度低,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图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3关于1970—201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不变 |
B.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过渡到三低 |
C.1975—2000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 |
D.1985年之后人口变化显示了我国控制人口的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左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的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 | B.乙—② | C.丙—③ | D.丁—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