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6202  26210  26216  26220  26226  26228  26232  26238  26240  26246  26252  26256  26258  26262  26268  26270  26276  26280  26282  26286  26288  26292  26294  26296  26297  26298  26300  26301  26302  26304  26306  26310  26312  26316  26318  26322  26328  26330  26336  26340  26342  26346  26352  26358  26360  26366  26370  26372  26378  26382  26388  26396  109140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小题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小题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D.第三产业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面积依次增加,人口比重依次增加
B.地势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逐渐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越来越贫瘠,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有关我国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
B.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C.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D.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天然植被是( )

A.荒漠草原、荒漠B.草原C.森林、草原D.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该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
C.该线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该线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亚洲大陆东部
B.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
C.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兼有热带
D.北回归线穿过台、闽、粤、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南、西北和东北B.西北、东北和东南
C.东北、东南和西南D.东南、西南和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